艺术激发新科学方法
2022年10月14日 09: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0月14日总第2508期 作者:练志闲/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10月4日报道称,该校土木工程教授伊泰·埃纳夫(Itai Einav)在近期发表的论文中表示,艺术与科学的交集并非只是彼此的灵感来源,二者结合还能解锁新的科学方法,带来新的见解。该研究以艺术家卡琳·埃纳夫·佩雷斯(Karin Einav Perez)的作品《像一块石头》为例,呈现了艺术启发科学的模式。

  该作品通过几何图案描绘了一块如山一般的巨石,然而佩雷斯在创作时并未有意识地绘制山石,整个作品几乎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后来佩雷斯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是潜意识中受到了童年时看过的电影中魔鬼塔的形象影响。

  研究人员将这幅作品中的山石想象为由内聚粒子构成,并利用物理学粒子系统计算模型加以还原,在模拟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现了钟乳石的形成模式。研究人员指出,由此发现的理论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鼓励科学领域的学者拓宽思维。埃纳夫说:“虽然是截然不同的学科,但艺术与科学都是解读世界的视角,应该将二者结合,互相丰富、互相启发。”他表示,看到这幅作品时,不同专业的同事会结合他们自己的工作和专业背景联想到不同的东西。因此,艺术没有唯一标准答案,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与看法便不同。学者应拥有开放的心态,积极利用不同科学背景带来的独特艺术理解打开思路,或许这些看似与科学毫无关联的领域也可以激发新的科学思路与方法。

  (练志闲/编译)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