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推动中阿关系行稳致远
2022年12月19日 09: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19日第2554期 作者:本报记者 褚国飞

  中阿关系源远流长,双方友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为南南合作典范。一些媒体和机构在讨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将之局限在油气领域。实际上,中阿伙伴关系的内涵远不止于油气领域,从5G技术、北斗卫星导航,到人工智能、新材料、航天员培训、太空探索,再到智慧城市、公共卫生等领域,都有中阿合作的成果。据2022年12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阿合作报告》,农业、投融资、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未来中阿合作的重点领域。

  文明交流在中阿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新时代中阿文明交流的图景,本报记者采访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教授、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阿拉伯语专家委员会委员王有勇和埃及汉学家、埃及艾因夏母斯大学中文系教授哈赛宁(Hassanein Fahmy Hussein)。两位教授长期致力于通过翻译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经典著作和现当代文学作品,推动双方的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

  民心相通为两国交往打下坚实基础

  在学生时代接触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后,哈赛宁就爱上了这些文学作品,并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就将其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哈赛宁表示,自己从最初的研究,再到从比较文学的视角研究中国、埃及及整个阿拉伯世界作家的部分作品之间的异同,以及一些埃及作家在他们文学创作中受到的来自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家的影响。具体而言,他从埃及和叙利亚的部分作家入手,如埃及的阿卜杜·盖法尔·迈卡维、叙利亚女作家乌勒菲特·艾德里比、巴勒斯坦作家拉沙德·阿布·沙维尔等。

  哈赛宁告诉记者,埃及是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中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1956年两国建交后,这些作家和思想家开始思考中国和埃及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之间特别是文化方面的相通点。到了20世纪60年代,一些在埃及文坛有影响力的作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开始翻译部分中国文学作品。虽然当时的翻译主要是通过第三种语言(法语、英语或德语)译成阿拉伯语,但他们从译著中受到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家的影响,包括《论语》《道德经》等中国经典典籍,以及鲁迅、郭沫若、茅盾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当时,我的研究重点也是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出发,比较研究中国和埃及部分当代作家及其作品。”

  哈塞宁在读博士期间一边继续研究,一边开始从事翻译工作,把中国作家的作品介绍给阿拉伯读者。在撰写博士论文《现代中国文学在埃及》期间,他发现翻译成阿拉伯语的中国文学作品比较少,因此产生了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想法,希望通过翻译介绍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从而让更多的阿拉伯人了解中国社会、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中国文化。

  哈赛宁自豪地介绍,“我翻译的第一部作品是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翻译工作始于该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也正好在他获奖的同年,我通过埃及文化部国家翻译中心出版了其阿拉伯语译本,这也是莫言的作品首次被翻译成阿拉伯语。译著不仅在埃及,甚至在整个阿拉伯世界都有很大影响力。该译著成为2013年埃及开罗国际书展最畅销的外文作品之一,我本人也因此荣获了埃及文化部的青年翻译奖。但更重要的是,阿拉伯读者通过这部作品了解到很多有关中国抗日战争及其历史背景、政治方面的情况,以及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

  此后,他还翻译了莫言的其他作品如《透明的红萝卜》,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以及《余华中短篇小说选》《中国当代女作家作品选》《中国阿拉伯文化交流史话》等,刘震云的《手机》及《吃瓜时代的儿女们》,以及包括铁凝、张抗抗、迟子建、张洁等很多中国当代女作家的作品。“如今,这些作品已在整个阿拉伯世界传播,给广大读者更多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他们看到一个更真实的中国。此前,大部分翻译成阿拉伯语的中国作品主要是通过第三种语言,在转译过程中多少会失真。所以我通过研究和翻译结合的方法,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研究的同时,致力于翻译更多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把一个多维度、更客观的中国呈现给阿拉伯读者。”哈赛宁说。

  中方译者已经开始推进阿拉伯现代和经典作品的翻译工作。例如,王有勇已经合作完成沙特作家阿卜杜·阿齐兹·萨格阿比的长篇小说《午后小憩》的翻译出版,目前正在翻译另一部长篇小说《艾尔萨街的姑娘》。同时,他也在翻译一本关于麦地那及其周边地区的民间故事与神话的书籍,这更多是一种历史溯源。

  对于这一举动,王有勇解释说,目前沙特介绍中国的作品非常有限,中国的译者和其他相关人士有必要承担起这份义务。王有勇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汉语纳入沙特国民教育体系的时间尚短,目前仅有四所高校开设汉语相关课程。虽然沙特的一些中小学和大学已经开设汉语相关课程,但是高端人才的培养尚需时日。做好翻译需要不断的积累,但是,沙特地处东西方交汇处,相信这一积累过程不会太长。

  中沙关系在整个中阿关系中尤为重要,让更多中国人了解沙特意义重大。作为译者,以文学作品翻译为切入点,用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中国人更多地了解沙特的社会与文化。王有勇表示,今后,我们还将翻译更多的沙特现代作品与经典作品,进一步加深中国读者对沙特的了解。“现代和经典作品的翻译有助于推动中沙双方民心相通,我相信,民心相通将为两国的经济交往和政治互信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经典翻译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中国哲学思想系统地介绍给沙特等阿拉伯国家,让阿拉伯读者能够清晰地认识中国发展的历史脉络,这也有助于阿拉伯国家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怎样的文化土壤中形成发展的。这项重大的翻译工程已经开始,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有信心有能力深化合作

  在谈到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文明交流时,王有勇提出,在双方交流中,中阿都应该有自己的立场,应求同存异,而不是受西方舆论的影响,我们有必要也有能力来主导中阿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阿拉伯国家也在探索适合自己国家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式现代化对阿拉伯国家有着借鉴意义。因此,翻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讲故事》等,也是译者必须承担的责任。王有勇翻译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于2019年12月在摩洛哥拉巴特举行了首发式。他表示,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思想的基础上,要让阿拉伯读者了解到,当下我们对其是怎么诠释,又是如何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将之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要让阿拉伯读者既能感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当代思想的适用性和可实践性。

  王有勇表示,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中阿友好交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中阿双方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发生过军事冲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这对阿拉伯民众也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双方要了解彼此的文化,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对彼此间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以语言为先导,为今后各方面关系的发展与合作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哈赛宁从近年来中阿高层互访视角,谈了这些访问对中阿文化交流的积极影响。他介绍说,2016年,习近平主席对沙特、埃及和伊朗三国进行正式访问时,亲身感受到沙特人对中国的开放持非常积极的态度,尤其对中国最高领导人到访沙特,与沙特国王和其他领导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在很多领域开展合作持十分欢迎的态度。2019年,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正式访问中国,回国后他就宣布将中文纳入沙特国家教育体系,越来越多的学校和社会机构开始教授中文。这次习近平主席的访问,会见了很多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更是唤起了沙特年轻人热爱中国文化、渴望去中国学习汉语的迫切愿望。

  哈赛宁说,“从高层发表的文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阿都特别重视文化领域的交流。目前,一些文化项目已经开始展开,这些项目促使更多中国图书翻译成阿拉伯语。与此同时,阿方也支持更多埃及和阿拉伯国家文学作品翻译成汉语。这些项目进一步丰富双方特别是青年人之间的交流,为彼此了解双方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阿拉伯青年渴望了解中国文化

  在谈到阿拉伯国家年轻人对中国的看法时,哈赛宁说,很多阿拉伯的年轻读者知道,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双方的友好往来源远流长,双方青年有很多共同话题。

  高层互访再次证明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一直以来的友好关系。最近几年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经济政治方面的合作获得较大发展,但更深层次的是文明和文化的交流。例如,在埃及每年举办的世界青年论坛上,每届都会邀请中国代表;在埃及经常举办中国文化方面的活动,包括“欢乐春节”“汉语桥比赛”等,有越来越多的埃及年轻人加入到学习汉语、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之列。

  在谈到中国现当代文学译著的读者群特征时,哈赛宁表示,读者群比较广泛,既有埃及高校中专门研究阿拉伯文学、外国文学以及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研究生,也有与中国有经贸往来而期望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商人,还有很多普通青年人,他们渴望能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和当代中国。例如2022年10月,他们与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在开罗合办了中国文学埃及青年读者会·中国文学及其阿拉伯语译介活动,活动邀请了很多关注中国文化的埃及青年读者。

  哈赛宁表示,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提升也引起更多阿拉伯年轻人关注中国,他们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来了解中国。相比之前通过第三种语言转译的中国作品,直接从汉语翻译成阿拉伯语更真实,也更便于理解中国。

  王有勇从自身实践出发,认为在阿拉伯读者中,中国经典作品更受欢迎。“我自己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内容大多涉及中国古代经典作品,从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以及我平时在课堂上与阿拉伯留学生交流的反馈可以看出,阿拉伯读者对中国经典作品和哲学特别感兴趣。”

  在谈到如何让译著走进读者心中时,王有勇表示,首先,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中国文化在对外传播中,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走上去”,要真正能让读者接受,且质量过硬。“走出去”的效果如何,“走进去”的程度怎样,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前期的市场调研和后期的读者跟进。要心中有读者,而不是一味地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别人。我们应该有大国气派、大国风范,对外传播的文化应该是对方真心愿意接受的,双方要基于相互尊重,开展平等交流和对话。其次,与阿拉伯国家合作需要阿拉伯汉学家的帮助,用阿拉伯读者能够接受的语言,把中国思想、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有效传递出去。

  目前,中阿双方都有研究生对对方的文学作品进行专业的研究。王有勇表示,在这方面埃及相对更强,毕竟他们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设了汉语教学,到现在有60多年的积累,研究队伍也比较强大。哈赛宁也表示,在埃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越来越多,且成果丰硕。当前,已经有不少硕士和博士论文以阿拉伯语的《红高粱家族》及莫言其他作品为选题。哈赛宁说,“这些作品的中国本土文化特征,受到学生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埃及,我们一直认可纳吉布·马哈福兹的作品,因为他从本土文化出发,把开罗及整个埃及的本土性推广到世界文学。同样,现在埃及有很多研究者及文学家、评论家也特别关注莫言的这些作品,尤其是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视,以此为依托,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文学”。

  优秀译著增进双方青年了解

  在谈到双方文化交流中存在的挑战和建议时,哈赛宁表示,与以前相比,现在双方的交流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果,例如,现在不少阿拉伯国家高校都设有中文系,研究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阿拉伯人也越来越多,而之前只有埃及的少数高校开设中文系。但能够专业地研究中国问题、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专家依然紧缺,希望有更多阿拉伯专家能投身到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作品中来。当然,现在中国研究领域的研究生越来越多,应该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方面的需求。

  对此,王有勇表示,当前国内外缺少的不是普通翻译,而是高端翻译。在埃及、苏丹、摩洛哥、突尼斯以及一些海湾国家,学汉语的阿拉伯人越来越多,因此,普通水平的翻译并不缺,缺的是高端翻译。唯有高端翻译,才能将中国作品更加精准地传播出去。那么,应该如何培养高端翻译呢?一是举办中阿互动的翻译培训班,加大翻译课程的授课量,以大量的翻译实践和课程来培养高端翻译人才;二是打造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主要译者数据库,邀请这些译者不定期地开设辅导讲座;三是开展翻译批评,组建专家委员会,对翻译质量进行把关,尽可能避免翻译中重复出现的一些问题;四是形成一些专题术语库、语料库,类似“中国关键词”之类著作的阿语版。

  王有勇进一步谈道,译者不仅是文字的搬运工,还是文字本身及背后所蕴含的思想的搬运工。翻译是创作,也是一门艺术,是不断追求完美与精准的过程。译者有义务、有必要把中国文化精准地对外传播,同时,学界也有义务、有必要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具有独特能力的译者,将中国文化更快更好地传播出去。

  王有勇表示,要同步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中国当代文化、思想的对外传播,以便阿拉伯世界全面、系统、完整地认识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促进中阿关系行稳致远,实现可持续发展。用贴切准确的语言将中国的理念、方案、智慧,以及中国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有效地传递出去,是译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