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模型”促进文化遗产保护
2023年05月26日 08: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5月26日第2658期 作者:刘雨微/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社会经济价值和人类学价值,也是历史名城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峰会通过的《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强调了“进一步努力保护和捍卫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荷兰特温特大学地理信息与地球观测学院教授卡琳·普费弗(Karin Pfeffer)认为,城市人口结构变化快、人口压力大、同质化现象严重、市民身份认同感丧失和拆迁等问题,给文化遗迹保护带来了多重威胁。为处理好这些复杂问题,学者们通常采用地理信息技术来记录和监测文化遗产,传播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然而,这种方法大多应用于无人居住的遗址或彼此相互独立存在的文化遗产等案例中。相比之下,全球南方的文化遗产具有多层且密集的特点。许多人文遗迹坐落在物质经济匮乏、文化生活丰富的历史社区里。居民们每天都会与古老遗迹相遇,却无法辨别它们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考虑到全球南方国家推进现代化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诉求,普费弗认为,要以创新方法为全球南方城市重建过去的文化遗迹。

  印度莫卧儿帝国首都沙贾哈纳巴德(Shahjahanabad),建立于1648年,现被称为旧德里。目前,旧德里面临着巨大的城市发展压力,导致许多文化遗产不断被新的建筑所取代。

  普费弗表示,激光扫描和摄影测量等常见方式并不适用于复原像沙贾哈纳巴德这样人口规模大、密度高、生活气息浓厚的历史名城。随着这座物理密集度高的城市不断进化,大量历史空间数据也不断消失。于是,普费弗及其团队将地理信息工具与档案研究、历史地图和测量计划相结合,创建了一个等比例的沙贾哈纳巴德虚拟三维模型。研究人员还从各种书面记录、草图、照片及其他图像中灵活地抽取出有关古城的空间信息,填补历史空间信息的空白。为古城建立“数字模型”的益处,不仅在于其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城市的历史演变,绘制城市形态中可能存在的模式和关系图,还在于其可以创造文化意识,恢复城市的独特身份,为更好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方案提供思路。

  普费弗总结道,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名城迫切需要升级基础设施和住房空间,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政策制定者和规划者要阻止文化遗产随着城市改革而流失。“数字模型”不但重现了遗失的文化遗产元素,还能提醒子孙后代保护尚存的文化遗址的重大意义。从空间规划的角度出发,规划师和设计师将通过虚拟模型对比权衡不同的城市设计方案,在满足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同时充分保护文化遗产。

  (刘雨微/编译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