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路径
2020年09月17日 09: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17日第2013期 作者:穆杨

  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技术的进步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传统媒体已先于5G时代开启了以媒介融合为导向的行业转型。与之相应,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也需要进行整体思路上的创新,才能符合业界变革的要求。5G技术驱动下的信息革命,带来了增强移动宽带、海量机器类通信、超高可靠低延时通信三大应用场景。它们无疑会加速和加强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和程度,亦会给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带来巨大变化。在此大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该如何立足现有成果,更好地应对5G时代的新挑战,成为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科讨论的热点话题。总结国内高校在此问题上的有益探索,对我们展望5G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路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社会资源的联合

  新闻传播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仅依靠高校的平台和资源,远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突破自身短板、联合社会资源,成为高校拓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渠道的必要考量。部校共建是近年来的新潮流,也会是5G时代的新常态。

  2001年,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签署共建协议,成为国内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先行者。2013年底,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又有10个省市党委宣传部门与高校签署了共建协议。随后,部校共建逐渐呈现出向纵深化发展的态势:不仅共建的层次从省部级延伸至市级、县级,而且共建的主体也由原先部校双方延展至部委、高校、官媒三方。如中央部委直属高校中,有新华社与北京大学、人民日报社与清华大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传媒大学。地方高校中,苏州大学在与江苏省委宣传部、苏州市委宣传部三方共建传媒学院的基础上,聘请苏州广电总台台长担任学院院长,引入师资、设备和节目等媒体一线资源。

  结合5G时代传播的社会属性看,通过部校共建联合社会资源的制度,将在未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3G时代,信息虽然海量增长,但其传播形式仍以文字为主流,传播主体亦集中于少数受过知识训练的精英人士。4G时代,短视频的崛起赋予更多普通人表达的便利,带来传播的泛众化,但监管方式和内容低俗等难题也随之而来。5G时代,不但视频表达的准入门槛会大幅度降低,而且其数量和长度会呈几何级增长,真正意义上“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将全面到来。5G社会中,新闻传播人才的“把关人”角色将更加凸显。部校共建的模式,一方面探索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路径,确保了党性原则;另一方面创新了高校与业界的互动机制,夯实了专业素养。宣传部门的介入强化了意识形态引领,主流媒体的加盟提升了内容制作水准。这种立足于为国家整体宣传战略服务的培养体制,将在5G时代持续发挥作用。

  课程体系的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为高校的重要使命。然而,长久以来专业化的思维模式和专门化的课程体系,制约着这一目标的实现。依据现有的学科体系,许多高校惯性地按照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这样的二级学科分类进行专业设置。此种设置主要是以印刷、电子、数字等媒介的形态差异作为区分标准,虽有合理性,却不能完全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为弥补专业细化带来的不足,众多高校开启了入校大类招生、后期专业分流的改革模式,且在课程安排上,也尽可能地遵循以注重不同媒介的共性为主、特性为辅的媒体融合规律。如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就在课程改革中,开设了两个学期的面向所有大类学生的传媒实务必修课。多名教师联合,以工作坊的形式,指导学生完成跨媒介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5G时代下,这种课程体系的整合将不止于新闻传播专业内部。因为5G的影响不局限于通信网络技术自身的发展,更与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VR/AR、超高清视频标准等技术相互赋能。这从根本上重构了数字经济的产业链,进而直接冲击传统媒体行业的制作基础。换言之,在人才培养阶段,过往意义上的专业内部整合将不足以应对5G技术革命下的新挑战。对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会倒逼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文科和理工科的壁垒。在此方面,国内的相关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且集中于部分有自然科学专业支撑的高校。如华中科技大学的网络传播专业,便依托该校强大的理工科实力,开设了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理科课程。它又与计算机学院合作,开设新媒体用户分析、WEB信息框架、数据库等工科课程。

  文化价值的聚合

  媒体融合的表层是技术和媒介形态的融合,深层是观念和文化价值的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19”重要讲话中强调,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所谓的内容永远是根本,指的是媒介在物理形态上融合是手段,传播具有深度文化自信的内容是目的。5G时代,媒体何以内容为王?正如业界顶尖人士在第七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媒体融合发展峰会上所说,5G将打破时空维度的限制,改变传媒发展的历史。从业者要拥抱新的,不忘掉旧的,强调意义、价值、营养,才是内容真正的活水。因此,5G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最大挑战,依然是如何能在人人皆可传播的时代,凭借自身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到的创造能力脱颖而出。

  从国内高校实践看,人文素养薄弱最终会导致学生的专业上升遇到瓶颈,成为制约其长远发展的短板。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锻造核心竞争力,国内高校的普遍做法是加强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也由此形成了几种相辅相成的措施。如部分综合性高校从学校层面入手,丰富全校的通识课程种类,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自然是受益者。

  以上举措对提升新闻传播人才的人文素养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整体而言,更重技能应用的观念导向,决定了学生选修通识课的目的,大多停留在实用主义层面。其效果就像买椟还珠,虽然一时间掌握了更多相关学科的知识,却未能内化成自身的一种思维方式,反哺本学科领域的融合创新能力。如何从观念层面入手,调整学生对通识课程的认识,真正做到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有机融通,激发学生受益终身的求知欲、思考力和创造性,仍将是5G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主要课题。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