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三个现场”
2023年08月03日 10: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8月3日第2705期 作者:郭小良 党子奇

  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三个现场,分别是反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历程的新闻历史现场、呈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工作实际的新闻实践现场、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党为民的社会发展现场。这三个现场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观照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理论与历史、现实的结合。

  中国化历程的新闻历史现场 

  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共产党人所开展的新闻宣传工作实践不断地结合、不断地创新,产生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成果。这些成果都有其具体的历史场景、历史语境和历史现场。新闻历史现场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可视化、客观性呈现,以其新闻实践的真实性成为新闻教学中的“活的新闻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与中国革命宣传工作实践相统一,形成了足以体现丰富实践过程、足以呈现深刻理论内涵的红色新闻历史现场。众多革命旧址和文物是红色新闻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成果的具体呈现,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见证。在新闻历史的现场讲述新闻史上的人和事,通过现场讲解,营造临场化的新闻历史学习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环境。

  现场教学结合具体的历史场景,勾勒红色新闻历史的脉络,讲述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实践、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教育效果明显。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延安大学、河北大学等全国10所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共同组织开展“重返历史现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寻根之旅”活动,就是一次成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走进历史现场教学实践。再如,延安大学依托延安丰富的红色新闻文化资源,走进红色新闻历史现场,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并建成国家首批思政示范课程《陕甘宁边区新闻史——走进新闻历史现场》在线课程,在虚拟空间拓展红色新闻资源的育人功能。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历史现场作为现场教学首要选择,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不仅丰富了新闻专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授课形式,也能使学生走出教科书,深入历史场域,深度感受和回顾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进程。

  指导新闻工作实际的新闻实践现场 

  新闻宣传机构、媒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宣传工作的主阵地,也是践行并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进程的主场域。

  首先,主流媒体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成果系统运用、忠实实践和检验的主战场。通过带领学生研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主流媒体融合发展实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党媒如何在新时代、新环境、新语境下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例如网络群众路线实现的方式等。

  其次,重视媒体融合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舆论工作的新媒体新实践,能有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需要注意的是,在现场教学中,应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具体业务教学之间的关系,不能厚此薄彼。另外,还要做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当代价值认同的教育工作,注意时代性、前瞻性、问题导向,切忌过程式的现场教学。

  为党为民的社会发展现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实践的目的,在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新闻舆论工作的“四力”,服务社会发展。因此,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重大成果教育学生,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遇与挑战,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以社会实践课程为载体,带领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以延安大学建设的实践类国家级一流课程“大学生红色筑梦之旅”、实践类省级一流课程“新闻调查实务”为例,鼓励新闻学专业学生走进革命老区,针对人民群众高度关切、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开展实践调查。

  此类课程以实践为导向,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课程坚持“把新闻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感动留在学生心里”的育人理念。回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党为民的社会发展现场,让新闻专业学生成为能“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的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接班人。

  在红色新闻历史现场、新闻实践现场和社会发展现场,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创新之需。在历史现场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全过程,在实践现场参与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开展新闻实践的全过程,在社会现场实践如何走进基层、深入群众做新闻。三个现场构建了一个立体化、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现场教学模式,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创新探索。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教育研究”(21BXW022)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