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传播
2023年11月10日 11: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10日第2770期 作者:张淑玲 刘志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发展,数字化、实景化和交互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传播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推手。那么,AIGC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存在怎样的内在逻辑?AIGC又将在哪些层面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笔者将探究二者跨界融合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探索AIGC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具体路径。

  先进技术与主流价值的“跨界联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当代中国屹立于世界舞台的文化根基与精神源泉,其发展与传播有助于塑造国家形象,弘扬主流价值。2023年10月8日,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被首次提出。会议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要回应和解决这一重大时代命题,传统文化产业应发挥人工智能、数字平台等新兴技术优势,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IGC的生产依托于海量数据与强大算法,具备协同化、连续化、智能化特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一方面,海量数据为文化生产提供内容支持。数据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产资料与基础设施,拓宽文化产品的创作广度与深度,形成与主流价值的有效耦合,并为丰富多样的数字化呈现提供可能。另一方面,机器算法为内容创作插上腾飞的翅膀。传统的分析式人工智能只能基于现有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与预测,其典型的应用包括垃圾邮件甄别与内容智能推荐;而依托于生成式算法,现有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通过数据训练自主创作内容,完成由被动认识到主动创造的颠覆式升级。得益于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突破了原有的单一形式,形成以文本、图像、视频、音频为代表的多模态融合与转化体系,更贴合媒介社会公众的潜在文化需求,有助于提升主流价值传播效率与遍在效果。

  生产赋能、分发高效与场景重构

  基于海量数据和强大算法的先进技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能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有望在多方面探索出文化传播全新路径。

  笔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应充分发挥AIGC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把握智能时代发展机遇,植根主流价值理念取向,形成从生产端到受众端的全链路传播体系,在生产主体、分发方式、场景体验三方面探索新兴传播路径。

  一是主体赋能,人机协作促进全民共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早期传播主体以博物院、出版社、传承人等专业生产者为主,拥有较高的认知水平与较强的实践能力。随着算法更迭与大语言模型持续升级,人工智能在文化生产领域已初露峥嵘,愈发显现出作为内容生产与传播者的主体性特征。尽管现阶段人工智能尚不能被视作完全独立的生产与传播主体,但其通过对 “人”这一主体的辅助与协作,已成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民共创的实际助力。一方面, AIGC具备不俗的认知能力与解析能力,可以基于用户输入的提示符生成文本、图像等内容,为人类主体的选题策划、方案设计等需求提供灵感来源与创意资料;另一方面,AIGC具备高效的生成能力与创作能力,既能降低广大用户的创新转化门槛,实现遥不可及的奇思妙想,又能帮助专业创作者处理部分任务,提高作品呈现质量与完成效率。

  二是分发高效,算法推荐实现精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灿若繁星,用户的需求与喜好不一而足。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年轻一代成为文化诠释与消费的主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须精确把握以年轻群体为主的消费者动向,提升用户卷入度与触及率。从用户需求上看,基于算法模型的AIGC能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判断其对文化产品的倾向与偏好,为目标受众提供匹配度高、关联性强的文化产品,进而克服信息过载与个性需求之间的矛盾。

  无论是热爱浅吟低唱的戏曲爱好者,还是对中国功夫情有独钟的用户,都能在算法构筑的趣缘内容中满足自身需求,感受文化魅力。从产业发展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应在依托AIGC算法洞悉用户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合理确立并调整优化文化发展策略,实现传播效能最大化。此外,相关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可利用算法加强内容核查,在弘扬主流价值的同时,对低俗、侵权的文化内容“零容忍”,进而减少“噪音”干扰,提升优秀文化对受众心灵和身体深远持久的价值传播效果。

  三是场景重构,空间融合生发“身体在场”。长期以来,学界与业界面临着一大难题,即抽象的文化价值理念如何打通时空场域,克服价值流通中的“身体缺席”,实现对受众群体的有效传播。如今,AIGC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空间的彼此融合,通过数字叙事与场景建构,颠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创新了文化内涵的符号表达,营造了多维度、沉浸式的感官体验,进而在全新的场域中实现“身体的回归”。

  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场景重构主要包含两个维度。首先是对现有资源的保护与展示。文物典籍、人文遗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物品历史悠久且不易保存,无法承受近距离接触或是远距离运输带来的磨损。AIGC技术则可通过对实物的数字化存储创新保护形式,并通过建模等手段进行仿真展示,促进文化资源广泛传播。其次是对优秀文化的丰富与再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需与时代要求同频共振,符合当代人审美旨趣。AIGC可在建构的场景中勾连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与广大受众内在情感,结合跨媒介叙事打造“身体在场”的感官盛宴。

  以故宫博物院与凤凰卫视合作开展的“清明上河图3.0”艺术展为例,这场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打破时空界限,对原作进行活态化保存与生动性再造。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8K 超高清阵列墙上生成了3D动态多媒体长卷,保留了原作的情感张力与艺术美感;沉浸剧场中动态全息投影结合真人出演,全方位呈现北宋民众生活情状;VR 虹桥影院带领观众遨游汴河,饱览北宋都城市井风貌。参展观众得以在沉浸式数字化展演中欣赏《清明上河图》的盛大气象,走进太平盛世的恢宏历史。这一“身体在场”的生动实践,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触摸”“可感知”“可体验”的特性,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效能。而随着AIGC与5G等技术的发展迭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来的场景范式更可能由“身体在场”向“数字在场”转变。通过庞大数据的高速传递,用户足不出户便能操控另一空间的终端身体,进一步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场景体验的可能性。

  AIGC的蓬勃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提供可行性方案,深嵌于先进技术与主流价值“跨界联姻”的内在逻辑,包括企业在内的传播主体已经在“AIGC+传统文化”领域展开积极探索,取得初步成效。未来,该领域可在生产主体、分发方式、场景体验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主流价值引领、新兴技术支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传播体系。而在实践过程中,AIGC使用者须避免落入技术至上的窠臼,让成名的想象让位于信念的回归,在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奋力开创文化传播新范式。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传播系副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科研助理)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