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的新面向
2024年02月29日 14: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29日第2842期 作者:刘东建 雷朋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但国际形势的变幻莫测、国际格局的深刻调整,也使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效能成为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要在世界多元价值体系中赢得肯定和认同,离不开持续不断的交往、对话与合作。我们可以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为视域,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的新维度,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取得新突破。

  国际传播任重道远

  长期以来,国际传播被视为单一的国际政治传播,其经济传播、文化传播等丰富内涵被忽视。在这单一的国际政治传播理论框架形塑下,中国的国际传播内容和视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政治性、政策性内容居多,经济性、文化性内容偏少;以宣传为本位,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不够;传播主体以官方主流媒体为主,自媒体及公众参与不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阐释话语偏理论性,缺乏西方受众易于接受的话语方式和叙事方式。由此,对国际传播的狭隘认知束缚了国际传播实践的视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由中国提出,体现出这一话语建构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但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部分西方国家误认为中国倡议是抽象的口号与概念,而不是明确的行动纲领,进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知在情感维度上尚未完全达成认同,在实践维度上尚未完全践行。

  自我意识与他者认知的同一性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政府基于国际形势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提出的重要论断。其蕴含的开放、创新、包容、互惠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互动规范,对于应对全球高度不确定的发展态势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从价值层面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意义显而易见,关键在于他者如何理解其价值背后的机制和动能。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是将其视为中国主导的意识形态,他们出于狭隘心态的考虑,或淡化、或弱化、或丑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全球传播秩序的失衡成为传播的壁垒。在当下全球传播秩序下,西方国家依靠自身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控制着世界主要的新闻生产,导致信息传播秩序在全球范围内始终处于复杂的失衡状态。他们凭借对全球媒体资源和国际话语权的掌控,将其所拒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歪曲为媒介传播的固有成见,不断解构甚至重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污名化。

  以“精神交往”理论为指导

  国际传播秩序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全球权力的转移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带来国际信息传播领域的新变化,国际传播场域日益呈现出跨国性的人际传播态势。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开拓了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的新想象维度。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的概念,来自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往来甚至是情感激荡、价值碰撞和思想交锋过程。这种“精神交往”注重:交互联系性,即主体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社会关系;独立平等性,主体间的交往是在主体自由意志支配下通过协商对话完成的,交往过程不存在强制性和不平等性;内容多元性,交往不只是单纯的物质交换,还包括认识交往、情感交往、道德交往和语言符号等形式的多元精神交流。从这一视域出发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传播,既是应对当下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格局深刻变化的需要,又高度契合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要求。由此,以“精神交往”为基本认识论视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传播应当在实践认知方向上进行适当调整。

  注重国际传播的主体间性。“精神交往”提倡在尊重主体的基础上,打造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人文格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传播要秉持“精神交往”的核心理念,做到互相尊重、平等对话、交流互鉴。一方面,就传播本质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传播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叙事,这种关系叙事不是“我们—他们”的对立,不是“中心—边缘”的失衡,而是“我们—我们”的平等尊重。传播过程强调传播者和接受者构成一种信息共享的互动关系,双方在对信息进行诠释和理解时相互影响。另一方面,就传播目的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的宗旨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是单一的口号,而是在时空转换中依托主体间的交流互鉴而不断丰富完善的理论构建。

  凸显国际传播的共享性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关乎人类共生共存的全球性问题。在这一至善价值的观照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传播要挖掘出不同价值观和不同文明之间相容的契合点,把握人类共通的情感,围绕国际公众共同关注的话语展开叙事,以凝聚起价值共识、情感共识。与此同时,要积极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国与世界交往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向世界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带来的新发展机遇,用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效能来增进世界的获得感,从而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感召力。

  精神交往强调人本精神,注重人与人的联结互动。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只有民心相通,才能赋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温暖的底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身就蕴含与世界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在”情感、实现“心联通”的潜力,提倡将思想内容与民众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人们在实践中去感悟它。因此,需重视各国民众间的日常普遍交往,激发普通民众之间的传播互通与情感互融。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的实践中,应鼓励更多网民、企业、非政府组织参与其中,一同讲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日常故事,增强国际受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构筑国际传播中的历史合力。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活动永远联系在一起。生产力发展水平对精神交往起着重要决定作用。国际传播是交往的重要目的,话语权是国际交往博弈的焦点。但影响话语权的深层动因,是国家的综合实力。作为存在和行动的主体,中国要通过谋求发展继续增强自身实力,不断提升国际传播的自信力,推动形成自身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世界普遍交往合力,在“大传播”中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凝聚全人类普遍共识的新世界观,成为引领人类走向美好生活的旗帜。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大众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