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戏曲曲艺学“三大体系”的方略
2023年08月04日 08: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8月4日第2706期 作者:朱恒夫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戏曲曲艺学科的科研工作者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在“三大体系”的建设上用功发力,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还存在着学术原创能力不强、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不科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
  戏曲与曲艺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表演艺术形式,经过上千年的实践,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但作为一门学问,还处于探索的阶段。戏曲研究稍早一些,从20世纪初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开始,100多年来,经过四五代人的努力,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些成绩,而曲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不论是戏曲,还是曲艺,离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还有很长的距离。
  构建戏曲曲艺学 “三大体系”,首先要明确指导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探索戏曲曲艺的发展规律,认识其艺术特征,总结其成功的创作经验,然后用这些理论成果指导戏曲、曲艺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创作出反映新时代并服务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在世界戏剧、曲艺界中,传播戏曲曲艺的理论、介绍经典作品、推广创演方法、吸引外国学者将戏曲曲艺作为研究对象,使戏曲曲艺的标识性概念、术语被国际学术界接受,成为世界戏剧、曲艺理论界的通用语汇,不断扩大戏曲曲艺在国际表演艺术领域的影响力。
  在现有的戏曲曲艺学研究基础上,构建戏曲曲艺学 “三大体系”应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查找缺漏。在学科体系建设上,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对于“戏曲曲艺”专业着重培养以实践性为主的硕士、博士人才的精神,须在教材和师资建设上花费大功夫,而教材又是重中之重。就现在出版的教材来看,戏曲较曲艺完备一些,但就成熟度来说,戏曲教材中只有戏曲史的质量较高,如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廖奔、刘彦君的《中国戏曲发展史》和郑传寅、俞为民、朱恒夫等编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中国戏曲史》,其他的戏曲史,或特点不明显,或不适合作为通用教材来使用,多是自编自用。而戏曲作为一个学科,骨干课程教材除了戏曲史之外,至少还须有《戏曲概论》《戏曲表演艺术》《戏曲编剧艺术》《戏曲作曲艺术》《戏曲舞美艺术》《戏曲导演艺术》《戏曲批评》《戏曲管理》《戏曲地方戏概论》等。这些教材,还没有一本为本学科的人共同接受的。至于曲艺教材,尽管高等教育出版社在2017年至2021年间出版了12本,但并没有形成系列,有的可能因为时间仓促而错误较多。而且,曲艺是一个大的概念,它包含着评书、鼓书、道情、快板、相声等形式,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表演技艺等。高质量地进行教材建设是当务之急,我们可以借鉴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高教部的做法,遴选一批专家集中起来撰写。为了确保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戏曲与曲艺教材的编写队伍一定要理论家与艺术家相结合。
  除教材建设外,师资建设的任务也比较重。虽然现在从事戏曲曲艺教学与研究的人员从数量上说不算少,但优秀的不多,因为大多数人对于戏曲或曲艺的编剧、演唱、作曲、导演、舞美设计等技艺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如担任戏曲编剧教学的人员没有编过戏,担任戏曲史教学的人员对于曲律一无所知,担任评弹理论教学的人员不会弹奏相关乐器等。这也导致近几十年来戏曲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其研究对象多是戏曲史或戏曲文学,而对于戏曲本体艺术研究得较少。部分院校从2023年开始招收培养戏曲曲艺专业实践性人才硕士生,解决师资的问题就显得更为迫切了。
  学术体系涵盖历史、理论与批评,总体来说,学术界对戏曲、曲艺的历史研究较多,而理论、批评的成绩较少。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脱节。戏曲曲艺历史研究是传承、保护、发展戏曲曲艺的重要理论根据,但研究历史的根本目的应是“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继往”是为了“开来”,没有以“向前看”为指导思想的学术研究,其意义是不大的。我们的研究应该有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
  戏曲曲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振兴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戏曲、曲艺不断地衰萎,倘若没有政府财政的扶持,大多数剧种、曲种可能都已经消亡了。然而,学术界有多少人潜心地研究过戏曲曲艺振而不兴的原因呢?有多少人探索过戏曲曲艺发展的正确路径?有多少人提出过可以指导业界的富有启发性的理论?就戏曲而言,振兴的瓶颈是声腔音乐。过去的人们之所以热爱戏曲,是因为他们迷恋其声腔音乐。昆山腔之所以能走出昆山,雄踞明清舞台200多年,就是因为原来的昆山腔经过魏良辅改造成“水磨调”之后,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皆乐闻爱唱;京剧之所以能成为传播面最广、受众最多的“国剧”,也是因为它的声腔动人悦耳,让人们获得了难以言说的审美享受。现在若要使戏曲焕发生机,着力点还是应该放在声腔音乐的改革上,但其难度是巨大的。如何既能保持唱腔的民族性与戏曲性,又能扣动今人的心弦,这个“难关”需要戏曲学术界以不畏艰难的勇气、不怕挫折的毅力、不惜耗费心血的精神去攻克。
  戏曲曲艺批评的现状同样堪忧。学术性批评、专业性批评、建设性批评较少,以一己好恶为标准的批评、以固定模式所作的批评较多,这些批评既无益于戏曲曲艺作品的生产,也无助于引导观众对剧目与曲目的欣赏。
  话语体系是由行业术语、概念构成的具有标识性质的体系,如戏曲的“杂剧”“南曲”“北曲”“宫调”“务头”“行家”“戾家”“家门”“脚色”“滚调”“花部”“雅部”“行当”“行头”“角儿”“台柱”“科班”“票友”“起霸”“吊毛”“卧鱼”等,再如曲艺中相声的“包袱”“砸挂”“辙口”“贯口”“倒口”“柳儿”“撂地”“攒底”“刨活”“圆粘”“画锅”“扒大棍儿”“打铁”“捧哏”“逗哏”“腻缝”,等等。这些术语、概念和外国的戏剧、曲艺的术语、概念截然不同,一看就是民族的、中国的,但很难成为世界性的戏剧、曲艺语汇。我们应创造条件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相关研究和讨论,使其术语、概念所代表的技艺能为外国业界所运用。只有在世界戏剧、曲艺的语汇中有了我们中国戏曲、曲艺的术语、概念,才能说戏曲、曲艺艺术真正走向了域外。
  构建充分表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戏曲曲艺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有做研究的静心和定力,只要我们能够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面向未来,持之以恒地去做,就一定会成功。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