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统观念和方法开展语言调查——以中国多民族地区为例
2022年04月25日 09: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4月25日第2394期 作者:李春风 张景霓

  在多民族地区进行语言调查时,要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方法。这一理念要求我们从全局把握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通过调节各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在语言调查中运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可以反映所调查地区的语言生活全貌和多民族历史关系,揭示语言关系系统的演变走向、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和社会结构发展的规律等。

  回顾语言调查的发展历程

  20世纪 50 年代中期,国家成立7个调查队,首次进行全国范围的少数民族语言大调查,主要任务是调查我国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以帮助少数民族解决语言文字使用问题。调查队员与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学习当地民族语言的同时,靠耳朵听音辨音,用纸笔卡片整理、记录、分析族群语言生活和语言本体结构特征。这种传统语言调查方法,对调查者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即要受过专业的听音、辨音、记录整理音系等的培训。而调查材料的保存方法比较初级,主要靠纸、卡片等完成,照片材料稀少而珍贵。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在民族地区语言调查的任务变得更为多样化。调查手段的不断更新改进,推动了新时期的民族地区语言调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陆续开展的濒危语言、语言国情、跨境语言等调查活动不仅服务于语言文字工作,也开始作为更大的治理计划的一部分而发挥作用,在调查手段上则开始广泛使用录音笔、照相机、录像机等现代化设备,为多民族地区语言调查资料保存提供电子媒介。2015 年启动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一期工程肩负着保护语言资源、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助力全面脱贫等任务。该工程采用了更为现代化的技术,旨在对40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深入调查,收集记录语料,建成多媒体语言资源库,进而推动深度开发和应用。在新的技术条件支持下,多民族地区语言调查的方法趋于系统化、多元化,调查材料的保存则趋于电子化、信息化、大数据化,语言调查发展到语言资源的应用开发阶段。

  系统观念指导语言调查

  多民族地区的语言调查,应在网状工程系统中构建相互联结的不同子系统,如调查过程系统、调查材料系统、语言生活成因系统、语言关系系统等,每个系统都由不同要素构成。

  从全局设计上看,完整的调查过程系统包含三个步骤要素:调查前的准备、调查进行时的资料收集分析、调查后的材料保存等。调查前要明确调查目的和内容,选择具有典型性特征的代表点,收集社会概况资料、制定调查提纲和方案。到调查点后,要做好沟通联系工作,选择典型访谈对象和问卷调查对象,明晰语言使用状况调查内容。田野调查获取的材料是鲜活而珍贵的,要及时整理。离开调查点之前,要把所有的材料包括手稿、音档都整理好带回保存。

  从组成部分上看,全面的调查系统包含三大内容要素:当地社会概况、语言数量及系属特点、语言生活情况。语言调查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调查,应对调查点民族人口分布、经济文化、语言教育、风俗活动等进行详尽调查。语言系属、数量与关系是语言调查的核心内容,需要进行科学设计。通过多维信息(包括语言能力、使用人数、使用范围、使用场合等)反映多民族地区的语言生活面貌,则是语言调查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内容系统的组成要素中,语言功能分布网络是多民族地区语言调查的重中之重,可构成一个独立子系统。该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国家通用语、各民族母语、边境多民族地区的跨国语言等。如果将一个地区的多种语言按其承载功能和影响范围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梯队,则可以看到不同梯队的语言承担不同的功能,但其地位处于变动之中。我们的调查显示,有的多民族地区青少年越过区域优势语,直接习得国家通用语。随着各民族交往范围的扩大,这些多民族地区呈现出国家通用语作用日益突出,母语在民族内部具有顽强生命力,但曾经的区域优势语言兼用程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构建语言关系系统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对民族关系系统的梳理。多民族地区的语言生活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地域等多种因素影响,语言关系在很多情况下是民族关系的投射,呈现不同组合模式,如单语、双语、多语等类型。

  以上各子系统相互联动,与其他系统一起构成完整的语言调查系统。通过田野调查获得全方位、多维度的第一手数据,则可以推演出地方化的社会现实。

  系统方法实现语言调查

  要实现上述复杂的调查任务,必须采用系统化的调查方法。通过兼用传统民族志、历时比较等方法,可以做到兼容并蓄、彼此互补,实现调查目标。

  传统民族志是一种实地调查研究方法,通过观察与访谈,对特定群体进行“深描”,是基于参与观察、主位观点和整体论做的研究。整体论即为本文所说的系统观,强调整体通过局部体现。调查人必须尊重调查地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坚持客观记录,忠于事实。调查成员最好能住在调查点,在调查之余尽可能多地参与当地居民的日常活动,以获取真实场景情况。访谈时应与受访者半问答半聊天,为受访者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引导其流露出真实观点,并在观察中判断验证这些观点。

  与传统民族志的静态、共时调查方法不同,历时比较是将语言调查系统置于动态、历时、发展中进行观察和分析的一种方法,这两种调查方法可以做到相互补充。如云南片马茶山人生活地区汉族人极少,但绝大部分茶山人都会汉语,这种情况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比较少见。通过回溯历史发现,1960年片马回归以后,很多政府工作人员还有驻扎在当地的部队都是汉族人,他们对茶山人关怀备至,使茶山人对汉语有天然的好感和向往,接受度非常高。茶山地区的共时语言关系,通过历时研究比较得以解释。

  除了这两种较为成熟的常用调查方法,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作出修正和补充,比如通过现代化的音视频设备和通讯手段,建立调查数据库、联络机制等。如今使用微信与调查对象进行联系,既可以及时核实、更新材料,也便于进行课题的数据跟踪调查,使数据库得以不断充实更新。

  系统观念和方法兼具必要性和合理性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总体呈“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近年来,随着易地扶贫搬迁、水电移民等各项政策的推进实施,民族融合不断加速,民族间交往、地域人口流动范围不断扩大,族际婚姻、跨境婚姻不断增加,各民族在社会生活诸多领域的联系愈加紧密,语言关系也愈加复杂。对这些地区进行语言调查、记录和分析的难度越来越大,调查方法要求则越来越高。

  在系统观指导下实施新时代多民族地区的语言调查,调查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完备,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系统化、多元化的民族语言调查,能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丰富我国多元文化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现实依据。探求语言调查的新思路、新方法,构建新时代多民族地区语言调查的理论框架,是民族语言调查工作者的共同任务和目标。

  (本文系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项目“跨境民族多语种语言人才培养战略研究——以广西为例”(20JDYB2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华文学院专修部、国家语委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