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结合”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2024年08月02日 15: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8月2日第2947期 作者:张秋山 张克克

  “两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方法和必由之路。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本质不断彰显,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巩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凝聚磅礴力量。“魂脉”与“根脉”的结合进一步拓展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视野和文明时空,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生成基础、塑造建构路径、打开创新空间,谱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本质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的当代形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从本质上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范畴,它一方面超越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明,另一方面摆脱了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束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共同书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新篇章。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本质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文明的现代化水平迅猛提高。截至2023年末,中国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人类发展指数位居世界前列,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和第二大经济实体,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向新的辉煌。

  同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文明的发展程度也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在实践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共同富裕的扎实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念的确立、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等,都彰显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所以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切实做到信仰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始终让马克思主义占据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其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进方向,在发展党的创新理论中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精神指引,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巩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石,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本质得以不断彰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巩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性

  文化是文明延续的主体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中华文化为本位,具有中华文化的主体性特征。培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牢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基底与枢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赓续传承、交流互鉴、革故鼎新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民族主体性、自觉能动性、时代创新性,鲜明体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性。

  赓续传承,永葆中华文明民族主体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长期历史实践检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各类优秀文化因素的总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造就了中华文明突出的主体性和连续性,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的文明主体。在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百年历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源不断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提供了强劲的文化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使历经风雨的中华文明挺拔矗立,涵养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棵参天大树。

  交流互鉴,彰显中华文明自觉能动性。科学对待外来文化,是文明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交流互鉴是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而文化自信则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条件。“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只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坚守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侵略霸权,更好实现文明间平等交流对话。“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正是深刻总结中外文明交流历史经验的结果。当前,人类文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冲突论”“优越论”等沉渣泛起,文明之间的隔阂不断加深,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引领文明包容共存的前进方向,必将为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革故鼎新,实现中华文明时代创新性。科学对待文化的守正创新,是保持主体性的不二法宝。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得益于中华民族始终以创新为支撑,不断革故鼎新、推陈出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保障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了解新时代发展诉求,明确传统文化的当代定位,是抓住优秀传统文化新生契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必要条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持续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载体和传播渠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蓬勃活力,始终保证中华文明具有开创新局的旺盛生命力。

  “第二个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第二个结合”所造就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作为中华文明现代形态,以其民族主体性、自觉能动性、时代创新性,鲜明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性。

  无论是“第一个结合”,还是“第二个结合”,都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实践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获得了跃动不息的生命力,绽放出以文化人的无穷力量。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一脉相承的坚持坚守、独立自主的交流互鉴、独树一帜的创新创造,迈向更加广阔的美好未来。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工科背景下‘滴灌’式课程思政研究”(19BKS177)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