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文化之桥的思想之旅
2019年09月03日 08: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9月3日总第1770期 作者:马雷

  8月5—10日,第16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技术哲学大会(CLMPST)在捷克布拉格技术大学举行。来自全球的700多位大会代表济济一堂,分享和交流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笔者有幸参加这次会议,下面拟就大会研讨期间提出的十大问题作一总结。

  实数集及其结构问题。实数集及其结构的性质是当代集合论的中心课题之一,也是描述性集合论和实数集合论的重点。由于数学对象可以被规范地表示为贝尔空间的子集,因此描述性集合理论和实数集合理论中的技术可以应用到整个数学中。因此,在数学的某些领域中,是否可以将相似的方法应用于更大的分析对象?这一问题导致人们对更高的贝尔空间的研究兴趣日益浓厚。这一领域的研究与经典理论有着显著的不同,它的证明结合了集合论不同领域的概念和技术,以及数理逻辑的其他分支方法。

  同一性问题。自弗雷格以来,同一性问题一直是以定义标准的形式约束来解决的,这些定义标准随语境、应用和目标的不同而不同。此次会议探讨的问题有:算术中的确定同一性、证明的内涵同一性、副本的定义和计算人工物的二阶性质,以及形式定义的社会机制随时间的同一性。算术提供了对逻辑同一性的精确形式解释,但更高的类型显示了同一函数的扩展性和等价项评价之间的张力。在证明理论的语义学中,一个句子是由它所有的证明集以一个共同的推理结构来识别的。解释这些对象的内涵方面意味着维护它们的特性,同时研究诸如和谐与稳定等共同的元理论性质。

  阐释逻辑问题。千百年来,围绕诸多有关阐释生成与展开的元问题,如阐释的确定性和相对性有无可靠的公理基础;阐释的开放与收敛何以为据;收敛是不是规范为一;开放是不是无限多元且无边界约束;多种阐释视角及结果是连续还是离散;阐释的标准立足于真假还是合理有效,等等,阐释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中国学者张江提出一种区别于经典逻辑和现有非经典逻辑的“阐释逻辑”,建议以阐释的确定性、开放性、收敛性、融贯性、有效性等作为切入点生成自洽完备的公理与规则系统。这是一个新概念。然而,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是否存在阐释逻辑?阐释逻辑的关键概念有哪些?阐释逻辑应遵循何种研究路径?阐释逻辑与阐释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关系是什么?

  真理与进步问题。科学的进步在于逼近真理,这一观点在波普尔的试错论中得到阐述。波普尔强调科学理论总是推测性的和纠错性的,但后来的理论可能比以前的理论更接近事实。在大卫·米勒和保罗·斯泰特批评波普尔对真实相似性的定义之后,人们又陆续发现许多方法探讨这个问题。真理的逻辑问题在于找到一个更接近真理的最佳定义。真实性的认识问题包括根据经验证据和非经验特征来评价逼近真理的主张。到目前为止,后波普尔真理近似论通常假定某种确定性的真理将被接近。但是,究竟是寻找近似概率真理的扩展方法,还是对真理指标进行细化研究?这两条路径都在探索之中。

  因果贝叶斯网络理论问题。在科学哲学中,贝叶斯主义一直与概率的主观解释联系在一起,它把概率理解为一种信念程度。在过去的几年里,因果贝叶斯网络框架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医学、神经科学和气候科学。该框架提供了因果关系的清晰表达,并发展了从观测数据推断因果关系的方法。只要背景假设的因果结构正确表达在观测数据中,这些方法就是可靠的。但是,这些背景假设的确切性质和正当性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这些假设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它们是否合理?正当性问题和自然问题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历史科学与理论科学问题。历史科学,试图从过去的信息留存中推断出对过去事件、过程及其关系的严格描述。相反,理论科学,对任何特定的标志性事件都不感兴趣,而是对事件的类型感兴趣。这种区别的标准与认识论中更大的问题有关:历史科学提供不同种类的知识吗?历史科学和理论科学是否彼此支持?历史科学和理论科学与科学理想有什么关系?

  数学哲学中的“风格”问题。虽然数学哲学家通常关注诸如证明、定理、概念、定义、计算和形式化等概念,但数学史学家也使用“风格”概念来描述各种数学成果。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结构主义”风格一直主导着许多数学分支。在一般情况下,风格概念在数学中是模棱两可的,它通常在某种意义上接近于“一般方法”,即调查、组织和呈现数学思想的一种特征和独特的方式。此外,风格概念还被用于个人或心理意义、社会或政治意义、文学或更广泛的审美意义等。

  概念工程问题。概念是我们在认知活动中使用的认知工具,我们的概念工具的质量决定了我们相应的认知活动的质量。基于此,概念工程采用了一种规范的观点,规定我们应该拥有哪些概念,而不是描述我们事实上拥有哪些概念。因此,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它的最终目标是设计一种方法来评估和提高作为认知工具的概念的质量,识别可改进的概念,并阐述相关改善策略。但是,目前为止概念工程研究仍然是初步的。此次会议希望为我们的概念工具的认知优化设计一套可适应的循序渐进的指导策略。鉴于此,有人提出用补充框架对卡尔纳普式解释进行程序性重铸,或将卡尔纳普式解释看作一种模板方法与替代框架,或通过与概念工程的竞争理论相比较,评估改进后的工程概念的方法论框架。

  大数据哲学问题。什么是大数据?我们是否可以称之为独立的本体论实体?根据大数据能够归纳出什么样的知识?搜索有价值的信息需要什么样的方法?对于所有科学,数据积累和分析应该遵循相同的一般模式,还是应该将它们与特定领域相关联?在所有情况下,信息质量同样重要吗?一个社区能从另一个社区的经验中得到启发吗?人的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从大数据中发布的信息?除了这些理论问题,大数据也代表着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一起塑造了商业项目和研发市场,“大数据”分析可能带来未知的就业机会并产生额外的利润。然而,目前还不清楚什么是大数据,对其进行批判性反思似乎是必要的。

  文化传播问题。科学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认识论和价值观、预期的问题和答案的类型、行动者希望得到的解释和理解的类型等。如何区分不同的科学文化?可以根据行动者所坚持的知识体系和他们所采用的科学实践进行区分,也可以根据行动者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独特的物质环境进行区分。但这种方法有可能让我们把科学文化理解为暂时的构成,而不是固定的实体。学者们试图解决的问题包括:什么可以在科学文化之间传播?科学传播如何影响文化?它与文化起源的关系是什么?

  (本文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问题哲学理论前沿与理论创新研究”(18ZDA026)资助)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