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赞关于“佛教学术化”的探索
2022年06月07日 08: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7日第2421期 作者:彭宇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动荡、政治混乱、经济凋敝、民生艰难。在中国传播了近两千年的佛教也同样遇到了挑战,信仰衰落、僧团不整、庙产流失、钟鼓难鸣。巨赞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佛教学术化”的理念,希望通过“学术化”解决佛学传承和佛教发展问题。

  巨赞出家前毕业于江阴师范学校,后又到位于上海的大夏大学学习深造。青年巨赞热爱学术,接受过较为严谨的学术训练,为以后从事佛学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学术基础。巨赞出家以后又在南京支那内学院、闽南佛学院及汉藏教理院有过学习和教学经历,主编过多种佛学刊物,其佛学造诣得到当时佛教界的认可。另外,他还与马一浮、欧阳竟无、熊十力等学者交往互动,共同探讨佛教理论问题。1937年,巨赞在北平《微妙声》发表的《如是斋琐议》一文,得到史学专家陈垣的高度评价。巨赞既有良好的学术修养又对佛教具有虔诚的信仰,这些因素不仅促使他快速成长为民国时期中国佛教界的学术代表,而且也是他提出“佛教学术化”理念的客观基础。

  巨赞认为,“佛教学术化”是关于佛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或者说是尝试反思和创新佛学研究的方法。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主要以译经、解经、“解行相应”为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师徒口耳相传的方式对佛教经典进行解释传承,并以“格义”的方式让中国社会接纳佛教。直到清后期西方学术传入中国后,中国佛学研究方式才逐渐发生变化。民国以来,佛教衰落不振,关于佛教的研究多借助日本等国的研究方法,但梁启超指出:“日本人、西洋人治佛学者,丧本逐末,背内合外,愈趋愈远,愈说愈枝,愈走愈歧,愈钻愈晦。”因此,彼时的中国佛学需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文化本身的研究道路。1932年,巨赞追随欧阳竟无学习佛学,他在研读龙树、无著、世亲等佛教祖师著作时,萌生以“佛教学术化”改造中国佛教的想法。随着其思想渐趋成熟,巨赞认识到佛教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乃是因为其自身拥有严谨的学术体系,而佛教在中国获得发展的根本在于,建立“契理契机”的中国佛学。由此,巨赞系统总结汉传佛教经典著作,主动继承和发展“解行相应”的研究方法,以宗派为纲,以“龙树无著学”为主线,论证中国佛学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努力让社会各界重新认识佛教。

  巨赞深入经藏,回顾魏晋以后的佛教发展史,认识到“佛教学术化”既是佛教融入中国社会最大的文化优势,也是与中国文化融合的契合点。他认为龙树是古印度佛教“学术化”的代表人物,为古印度后期佛教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近代以来,以杨仁山创设金陵刻经处为标志,中国学界掀起一股研究龙树思想的热潮,欧阳竟无在南京支那内学院继承了这种学术传统。巨赞在跟随欧阳竟无学习佛学期间,将“佛教学术化”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定位于“龙树无著学”。他提出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如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贤首宗等都由“龙树无著学”产生,无论是印度佛教思想还是中国佛教思想,都应以“龙树无著学”为根本。巨赞以“龙树无著学”为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目的是重新认识佛教,去伪存真,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要求。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地区,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魏晋时期开始“本土化”调适,隋唐时期形成教派后,开始与中国固有的儒道文化体系融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元以后,中国佛教走向衰落,明清时期已经开始面临难以为继的发展窘境。近代以来的中国佛教,在社会动荡中愈发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激烈挑战。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积极适应中国社会,在教义表达与文化功能上与信众需求互动融合,在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上充分本土化,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将自身发展与民族命运、人民生活紧密相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宝贵文化资源。近代以来,充满张力的社会变革不断冲击古老的佛教,变革的社会需要变革的佛教,而“佛教学术化”正是基于对中国佛教历史的反思,积极回应社会变革要求,以树立与时代需要相匹配的宗教形象。佛学理论形成的基因中带有“革新”的精神。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认同婆罗门教的一些主张。佛教创立之初,由于受到“沙门主义”的影响,在创教基因中带有非常明显的“思辨”因素。为了与婆罗门教在信仰领域进行抗衡,由释迦牟尼言论集合所形成的原始佛典带有相当浓厚的理论色彩。由此,巨赞深感“佛教学术化”的重要性,他将“佛教学术化”的理论构建置于佛教大历史背景之中,希望回归佛教理论的根本,从佛教历史的“客观”出发设计中国佛教的未来。巨赞从“小小戒可舍”“十事非法”等佛教发展史上的事件出发,在研究和梳理龙树、无著等佛教祖师思想的过程中,鲜明地提出佛教的历史就是佛教学术的发展史。

  巨赞认为,“佛教学术化”实质上就是重回佛教传统,使佛教信仰重归理性,让社会重新定位佛教的思想价值;佛教的本质在佛学,佛学是佛教发展和传播的基本理论载体;没有佛教学术,就不能完整地认识博大精深的佛学体系。巨赞不仅在理论上指出“佛教学术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还通过创办武林佛学院,积极实践“佛教学术化”。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提升僧侣的佛学造诣,让寺庙回归佛教学术研究的本有属性,使僧团成为佛教学术的主要传承载体,培养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有信仰的僧人。在新佛教思想的推动下,巨赞改革僧制,通过学术化重塑僧团、重梳教理、祛除迷信、回归正信,以实际行动消除社会对佛教的诟病,进而使衰落的僧团重新振兴,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中国佛教发展的新生态。

  巨赞提出的“佛教学术化”理念是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背景下,对如何继续推进佛教中国化问题做出的一种积极回应,为推动中国佛教发展提出了可试可行的理论构想。然而,由于这一理念没有形成独立闭环的理论逻辑,无法避免“空想”成分,故而没有结出实践硕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