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价值与国际意义
2019年10月23日 09: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0月23日第1799期 作者:赵卫涛 张树华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当代中国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也不断为人类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事业作出更加突出的贡献。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处于政治经济大变革、大调整、大转折的历史时期。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突破了冷战结束以来国际上“西式民主一元论”的话语霸权与发展陷阱,日益展现出积极的政治活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为广大非西方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可资借鉴的发展经验,同时也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贡献了有益的理论成果与可贵的共同价值。

  冷战后国际民主化遭遇理论迷思与现实悖论

  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民主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推进无疑是世界政治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上与民主和民主化相关的一系列乱象与悖论却不得不令人深思。在一些新兴民主国家,盲目、激进的西式民主化非但没有带来经济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反而不断诱发严重的经济倒退、政治衰败、宗教冲突和社会失序;另一方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欧美一些所谓老牌民主国家,政治极化、党争频仍、族群撕裂、民粹主义盛行等政治社会乱象横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始终沿着符合自身特点的政治发展道路坚定前行,在保持政治社会稳定的同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世界政治的视角来看,上述“一乱一治”无疑为我们重新审视与反思民主和民主化,进而总结并发掘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优势与共同价值提供了重要的现实范本。

  冷战结束后至今,国际民主化遭遇理论迷思与现实悖论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20世纪90年代前后,在西方民主学者所谓的“第三波”浪潮的持续影响下,包括苏联东欧等原社会主义阵营在内的一大批国家和地区陆续实现了以少数西方国家为模板的“民主化”。对此,日裔美籍学者福山曾断言,西方世界不仅赢得了冷战的胜利,更赢得了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这场世纪性“制度竞赛”。由此,西式自由民主必将成为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终点和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然而,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短暂的“繁荣”之后,进入新世纪的国际民主化很快便陷入低潮甚至严重的倒退之中。一方面,在阿富汗、伊拉克等美国“民主输出”战略的“样板国家”,民主化换来的是无休止的党派、教派冲突和恐怖袭击,经济社会秩序的完全恢复遥遥无期。在乌克兰、格鲁吉亚等“颜色革命”国家,激进的西式民主化带来的只是长期的族群撕裂、发展停滞甚至倒退,以及沦为大国间地缘政治博弈牺牲品的厄运。另一方面,在非西方国家之外,冷战后国际民主化的上述悖论最终也转向了欧美等所谓传统民主国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引爆了西方世界积聚多年的经济危机,同时也深刻暴露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弊病,戳破了西方长期以来引以为傲的种种民主“神话”与政治“泡沫”。2016年以来,以英国“脱欧”公投、欧洲右翼民粹政党群体性崛起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等为标志,新一轮全球民粹思潮及其运动不断凸显,最终演变为一股国际性的民粹浪潮。可以说,冷战后国际民主化所遭遇的大范围的理论与现实困境早已不是单纯的民主“回潮”或“技术性调整”所能解释的,其背后折射出的正是西式自由民主自身的本质性缺陷。

  “西式民主一元论”是国际民主化深陷困境的最大根源

  民主是现代政治的核心要素之一。放眼当今世界,各国也都几乎毫无例外地将“民主”确立为自身政治体制的一种核心价值追求。然而,抽象意义上的民主及其价值并不能替代不同国家历史的、具体的民主化进程。其中最大的教训与根源就是盲目地以“西式民主一元论”为主导,严重忽视了民主概念与民主化具体实践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一方面,从内涵上看,“西式民主一元论”将民主简化为以少数欧美国家为模板的多党制和竞争性选举,并将其进一步推向极端化、终极化。追根溯源,民主概念实质的根本性转变始自20世纪40年代熊彼特对古典民主概念的“精英化”改造。在这一过程中,民主概念被从“人民的权力”偷换为“人民投票选择精英的权利”,从而在根本上背离了民主的实质。

  另一方面,在民主化的具体进程中,“西式民主一元论”在将民主泛化、神化、意识形态化的基础上,又在实践中进一步将民主模式化和外交政策化,使其成为个别西方大国对外“输出民主”、发动“颜色革命”或利用民主话语霸权随意打压他国的现实工具。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异化”“民主变质”“民主赤字”“劣质民主”等政治乱象,进而造成民族分裂不断、宗教种族冲突时起,国际社会严重分裂,世界政治良性发展进程严重受阻,国际政治生态急剧恶化。某种程度上讲,正是“西式民主一元论”将民主这个一定意义上的“好东西”变成了“坏东西”。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在民主领域的创新与超越

  从国际民主化的视野出发,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突破了“西式民主一元论”的逻辑陷阱,重新定义了民主,形成了“新民主观”,实现了政治的全面发展。“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冲破了“西式民主一元论”的逻辑束缚和发展陷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政治发展要走自己的路这一朴素却又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成功,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有力地回击了“西式民主一元论”及其话语霸权,拓宽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为非西方国家提供了非凡而宝贵的政治经验。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突破了“西式民主一元论”下“民主—专制”这一非此即彼的“零和”思维框架,在把握民主的实质与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民主,形成了“新民主观”。在“新民主观”看来,民主的实质与目的并非单纯地如西方精英民主论所言“投票选出做决定的人”,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事业的权力。同时,衡量与判断一个国家民主与否的标志,也绝非“公民社会”“宪政”“多党制”“竞争性选举”等标签化的所谓民主“标配”。总之,冷战后国际民主化的经验与教训充分表明,片面坚持“西式民主一元论”不仅无助于从根本上改善和提升民主质量,而且还极易破坏政治稳定,影响政治效能,激起政治对立,进而引发社会混乱,甚至导致民族分裂和国家解体。这样的“劣质”民主徒具民主的表面形式,实则将民主泛化、模式化、简单化、工具化、庸俗化,丢掉了民主应有的丰富内涵和本质。相比而言,中国的政治发展则以追求主权安全、政治秩序稳定、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为前提,强调政治制度的吸纳整合能力与人民权利的有序扩展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可以说,在促进政治全面发展的框架下推进人民民主,又以有效的民主形式扎实推动政治发展,这就是新时代中国版的全新的民主观。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际智库当代中国研究数据库与重要专题研究”(14ZDB16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