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风险引起关注
2019年07月29日 09: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7月29日第1744期 作者:本报驻伦敦记者 赵媛

  7月以来,欧洲多国突破历史高温。据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将成为地球上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五年。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将加剧全球变暖,未来人类将面临冰层融化、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海洋过热和极端天气等气候风险。如何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合作,管控气候变化风险?记者围绕相关问题采访了专家学者。

  热浪频繁席卷欧洲

  世界气象组织官网刊文称,7月25日,比利时、德国、卢森堡以及荷兰在热浪高峰时的温度超过40°C,刷新历史纪录。英国气象局也宣布,7月25日剑桥大学植物园的记录为38.7°C,如果最终确定,这将成为英国新的历史最高气温。英国气象局警告称,未来气候变化引起的高温天气将愈加频繁。研究显示,欧洲热浪的发生频率至少比一个世纪前高出10倍。

  世界气象组织提出,席卷欧洲的热浪是由来自北非和西班牙的暖空气引起的。据预测,大气流动会将热量输送到格陵兰岛,导致高温并因此加速冰川融化。北半球的变暖速度比整个地球的变暖速度更快。高温使森林干旱并更易发生火灾。而火灾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又将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

  “这种强烈而广泛的热浪具有人为所致的气候变化的特征,这与科学发现一致。研究显示,随着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导致全球气温增高,高温天气变得更频繁和强烈。”世界气象组织气候与水资源部主任约翰内斯·卡尔曼(Johannes Cullmann)解释称。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其第五次评估报告中表示,自2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的影响很可能促成了日常极端温度频率和强度的全球规模性变化。在某些地方,人类的影响可能会使热浪发生的概率增加一倍以上。

  该委员会警示,预计与气候相关的健康、粮食安全、供水、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风险将随着全球变暖进一步增长。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1.5°C而不是2°C,可能会帮助4.2亿人免受严重热浪的影响。

  综合施策降低排放

  英国剑桥大学可持续领导力研究所研究员保罗·费希尔(Paul Fisher)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增加气候金融披露有助于增强气候金融稳定性,并降低相关责任风险。如果投资者有更多的信息,那么市场可以更好更早地为这些风险定价。此外,增加企业气候金融信息披露有助于鼓励企业付诸行动管控自身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英国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在企业报告规则中囊括这些气候风险。未来气候相关风险的披露将成为主流。

  2019年6月27日英国新修订生效的《气候变化法案》将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目标定于2050年。牛津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交通研究荣休教授戴维·班尼斯特(David Banister)表示,航空业占英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3%,但到2050年,航空业将占英国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0%以上。在其他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的同时,国际航空业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比持续增加。长途旅行所致的排放增长模式不仅限于英国,所有发达经济体和许多新兴经济体也出现类似特征。社会依赖于长距离和高质量的供应链,因为持续的分工专业化和生产集中化使商品成本价格保持较低水平。

  班尼斯特坦言,可用于减少航空排放的选择非常有限,航空业无法通过设计新飞机或改善其运营来有效解决气候危机。在全球范围内,随着航空运输能力的增强,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伦敦希思罗机场的第三条跑道目前正在进行最后审批,这将使该机场的年度航班数量从47.3万增加到74万班次,乘客数量从7800万增加到1.3亿人次。目前,希思罗机场每年产生208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约95%可归因于航空业。

  英国东伦敦大学环境设计学高级讲师奥罗拉·朱利安(Aurore Julien)认为,在高温天气下,空调在世界各国销售量增加。据预测,到2050年世界上大约2/3的家庭拥有空调,而建筑制冷能耗需求将增长两倍,这会导致更多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加剧全球变暖,形成恶性循环。朱利安建议通过建筑设计,保持室内凉爽。其一,在窗外安装挡棚。其二,通过在房顶增加特殊涂层,反射太阳光,降低表面温度,同时通过安装可根据光照强度改变颜色的玻璃,加强防晒能力。其三,选择砖石等吸热慢散热也慢的建筑材料。其四,利用相变贮能材料及喷洒装置等增强水分挥发,通过水汽蒸发带走热量。

  班尼斯特认为,英国设定的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在设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目标的同时,英国仍在增加产能,这种策略与净零排放目标南辕北辙。这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个人选择问题。应对气候变暖最终关乎人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质量,政策制定者应认识到相关决策之间的复杂性和相互作用,并以综合措施治理气候问题。

  (本报伦敦7月27日电)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