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 立德树人
2019年09月09日 08: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9月9日第1774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孙美娟

  9月10日,我们将迎来第35个教师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动了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如今,我国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撑,这其中离不开广大教师的默默耕耘与无私奉献。

  坚定做好学生引路人

  教师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理论底气。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勇表示,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帮助学生树立时代意识、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帮助学生练就过硬本领,增强学习紧迫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帮助学生锤炼品德修为,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研究和创新能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真正为学生引路。”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王光明谈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广大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以及法治意识,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文化素养是教师实现教书育人的本体保障,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不断丰富本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正确的指引和有效的帮助。当前教育形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面临新的变革,需要教师持续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探究,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教师只有强化政治意识,坚定政治信仰,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精神有寄托,言语有航标,行动有指南,教育有自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教育事业最美的旋律。无论是乡村教师,还是都市名师,无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大学博导,都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张政文表示,当前,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许多新的重大进展。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此,我们全面、系统地加强德育工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学生提高政治素养,坚定民族信仰。在立德树人的工作中全面贯彻党的新时代的教育方针,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和塑造。学生是学校的根本,学生的培养需要老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师的自身素质决定了对学生培养的成效与水平。我们要时刻不忘为教师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吴彤认为,应当积极营造关心尊重教师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培养优秀教师的同时,应努力提高各类教师待遇,保障科研教学经费;在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方面,做好双一流学科和普通学科建设配比,努力完善教师评比量化考核机制,不断改善教师工作、生活环境。尊师重教的良好教育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使其在知识的海洋里正确地、合乎规范地获取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做人要求,努力成为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要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刘勇认为,人民教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全过程。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努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能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努力成为一个道德崇高、品行纯粹的人。努力成为一个学养厚实、学风端正的人。以高尚的道德品质示范、感召和引领学生心灵,帮助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牢记新时代教育使命

  新时代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张政文表示,这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与水平,努力奉献,不忘使命。面对新的形势,要继续加强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学校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同时,要在基础建设上下功夫,加强学校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改善办学的软硬件条件。

  教师所做的是培养人的工作,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植根本。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黄爱平看来,所谓根本,就是人的品性、思想、精神。而在人的品性、精神、思想塑造方面,历史教育有其自身独到的优势。要通过历史教育,使青年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辉煌的文明。对中国历史多一分了解,就会多一分敬意、多一分尊重;对民族文化多一分兴趣,就会多一分认同、多一分热爱。由此入手,引导青年学生真正了解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明确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成长为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吴彤表示,教师要引导好学生,教师必须首先身正,有一颗无私的为教育、为学生奉献的心。每个时代虽然都有不同的使命,但是作为教师的初心却是恒久的。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应在党和国家的要求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注意让学生吸收当代最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和哲学的成果,吸收全人类的文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初心是出发的动力,使命是时代的责任。王光明认为,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初心应从教师最朴素的教育情感和最初始的从教理想中寻找。这份初心应包括对学生的仁爱、对教师职业的忠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出于对学生的仁爱,教师才会更加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出于对教师职业的忠爱,教师才更有可能在面对各种诱惑与困难时,选择坚守教育教学岗位;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教师才会在专业发展、学科建设、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加速前进的道路上更加奋进。新时代人民教师的使命应立足于教师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及教师与职业发展的关系来确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职责使命。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