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意象范畴的转译会通
2023年01月16日 10: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作者:朱志荣

  摘要:中西“意象”是可对话、可交流的范畴。中国古代的“意象”中包含着摹仿、抽象和想象创造,体现了本体与现象的统一。古汉语中“象”与“相”互通,佛学译经及其阐释所用的“相”,包括本体、现象及两者的统一,也与意象有相通之处。中江笃介把柏拉图的idea翻译成“意象”,陈康将其翻译成“相”,两者的含义是相通的。在西方,柏拉图所谓美是idea,idea是美的本体,即意象。康德的审美意象,黑格尔“美是idea(德语Idee)的感性显现”,都在强调美是本体与现象统一的意象。西方现代汉学家在使用image表达意象的时候,常常加上idea等词缀,目的在于强调意象中本体与现象的统一。意象范畴的转译,推动了中西意象思想的会通与创新。 

  关键词:意象  摹仿  相  本体  会通 

  作者朱志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 200241)。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