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中国·2022——马克思主义理论
2022年09月06日 09: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8月29日第2480期 作者: 访问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人类文明是多样的,同时人类文明也是平等的,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在“学术中国·2022”国际高峰论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平行分论坛中,国内外学者围绕“大变局中的文明:中国与世界”展开了不同角度的学术阐释,我们将陆续呈现相关学术讨论。

  辛向阳:中国文明强国建设的意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究竟应该建成一个什么样的文明强国?

  李景源:唯物史观与文明建构

  研究邓小平理论,要紧紧把握住他关注的基本问题。邓小平指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问题,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了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探索邓小平理论的起源,不能离开邓小平对这两大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可以说,对传统马克思主义观的拨乱反正是邓小平理论的灵魂;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拨乱反正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对上述两大问题的解决植根于对历史观问题的清理,对唯物史观传统理解的拨乱反正是邓小平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戴维·麦克莱伦(David McLellan):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概念及其对不同文明未来的影响

  此次论坛的主题包含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文明”,第二个是“变化”,第三个是“中国”。

  吴晓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任务

  对于当今中国的学术界而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乃是一项时代托付的重大任务。这项任务之所以重大,是因为我们的时代正在经历极其深刻的改变,以至于只有当这样的改变能够在学术理论上被课题化并得到积极的探索时,我们才能深入地理解和把握这个时代。自黑格尔和马克思以来,学术理论的本质性已经被决定性地引导到特定时代的现实状况中去了:就像黑格尔把哲学称为“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一样,马克思把历史科学或社会科学理解为特定时代的“理论表现”。在这样的意义上,一方面,正是伴随着时代的转折才产生学术理论上的重大需要,而这种需要对于我们今天来说,就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只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将深入特定的社会现实作为自身的第一要务,从而为我们把握这个时代开辟学术理论上的广阔道路和光明前景。本文试图在这样的立足点上,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任务作出性质上的分析与阐明。

  丰子义:人类文明形态的深刻变革

  中国的发展不仅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新道路”开出“新形态”,这是从发展到文明的重大提升,是中国发展的最高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

  杨耕:中国式现代化与文明的新形态

  从发展类型看,现代化可分为“内发型现代化”与“外发型现代化”两种类型。所谓内发型现代化,是指某一民族或国家的现代化是由其内部因素所促成、内部创新所引导的社会变迁;外发型现代化则是指某一民族或国家的现代化是由外部刺激引发或外部力量直接促成的传导性的社会变迁。

  孙利天:从文明或文化的观点看——多元哲学与生活世界的互变

  从科学和认识的观点看,哲学是关于世界真理的学说。一个时代只有一种哲学是最接近真理的科学,其他则是谬说。从文明或文化的观点看,哲学是文明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多元的不同观点的哲学可能都具有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我们时代的科学真理,也占据时代文明价值和道德的制高点。

  大村泉:唯物史观形成伊始的基本特征

  唯物史观形成伊始的基本特征是恩格斯所说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还是马克思所说的其自身研究的“引导线”?

责任编辑:崔岑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