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继往开来的长江文化
2019年09月06日 08: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9月6日第1773期 作者:

  编者按:长江宛如长龙,横贯中国东中西部11个省区市,全长约6300千米。长江文化既是流域性的空间文化,又是动态发展的区域文明,是一个时空交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复合体。回顾璀璨的历史,让我们有自信继往开来,开创辉煌的新时代长江文化。 

  探寻海纳百川的上海文化品质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流域的龙头城市,具有丰富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各区域文化的凝练,海派文化则是江南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后的衍生,而红色文化贯穿于上海的发展全过程,成为上海文化的一大特色。三者一脉相承又各成体系,共同塑造了上海特有的文化品质。

  长江文化的城市文脉 

  从唐古拉山脉发源,流经江汉平原、江南水乡,最终汇入广阔的大海,长江流域面积多达180万平方千米。该流域地域文化被总称为长江文化。人们一般以湖北宜昌、江西湖口为界将长江分为上、中、下游。其中,长江下游有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也有存续至今的吴文化、越文化、淮扬文化、金陵文化等;有江南水乡古镇、南京石头城、扬州唐城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古琴艺术,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宜兴紫砂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江文明推动武汉走向世界 

  武汉是长江、汉水交汇之地,李白曾赞之曰“江城”。“江汉朝宗通于海”,形成了武汉北接汉中豫南,南纳洞庭潇湘,上衔巴、蜀、滇,下贯皖、苏、沪的交通格局。这种格局为武汉带来了便利的航运、密集的人流和活跃的商业,也让各地的文化在此交融,造就了武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城市文化特色。

  重庆:长江流域的瑰丽山城 

  重庆是长江上游重要的中心城市,长江横贯重庆全境,流程691公里。从古至今,长江边的重庆孕育了灿烂的巴渝文化、革命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等。展望未来,重庆在长江流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将发挥更大作用。

  长江流域地位日益提升——访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冯天瑜 

  长江流域的先民,凭借优厚的自然条件,依靠自身的聪明才智,自新石器时代起,就创造出各区段文明,诸如下游江浙一带早期的农业文明——河姆渡文化及稍后的良渚文化,中游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及其后的湖北龙山文化,以及中游偏西直达上游川东地区的大溪文化等。围绕长江流域文明演进以及国人对长江流域的认识进程等问题,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冯天瑜。

  探寻长江流域的文明之花——访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裘士京

  大量的考古发现表明,距今6000年至4000年前后,在黄河流域、辽河流域、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分别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等区域性史前文化,它们各具特色,曾一度平行发展、并驾齐驱,宛如盛开的重瓣莲朵,熠熠生辉。但就在它们向文明社会迈进的关键时期,出现了文明之花在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局面,这背后有何历史和文化逻辑?哪些因素阻碍了长江流域迈入文明的殿堂,甚至导致其一度长期落后?围绕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裘士京。

  整合多学科研究长江文化——访江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历史学家张艳国 

  上古时代,兴起于黄河流域腹地的华夏文化发展得较早、较充分。中华文化是以华夏文化为主体,以周边蛮夷文化为依存和补充,互相影响、互相交流、相互激荡而发展的一种包容性极强的文化。长江文化是如何发展壮大的?长江文化在近代怎样转型?围绕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江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历史学家张艳国。

  近代长江文化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振江

  近代长江文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的兴起与发展,给长江流域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作为一种覆盖面较广的地域文明,它影响和推动着中国社会的演进过程。围绕长江文化的近代发展、演进等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南开大学原历史系主任陈振江。

  长江文化研究前景广阔——访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玉堂 

  长江文化是长江流域文化特性和文化集结的集聚和总和。围绕长江文化的具体含义、长江文化的特质及其表现、长江文化研究受关注的原因等问题,记者采访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玉堂。

  长江中游地区史前考古学研究任重道远——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孟华平 

  早在史前时期,尤其是距今10000—40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地区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格局就已经形成。可以说,在秦汉王朝建立以前,长江中游地区的传统文化基本上独树一帜。因此,在探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时,长江中游地区占有不可忽视的位置。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