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地域学术文化系列——巴蜀文化
2020年12月25日 09: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25日第2077期 作者:

  编者按: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巴蜀文化研究,深入发掘巴蜀文化的时代价值,探究巴蜀文化起源及其与中原早期文明互动关系,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近日,本报记者围绕巴蜀文化研究学术发展史及最新进展采访了相关学科专家学者,并实地走访,探求巴蜀文化研究新进展。

  深入发掘巴蜀文化的时代价值——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向宝云

  近年来,在巴蜀文化资源调查、“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以及相关智库建设等方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工作都可圈可点。本报记者近日就巴蜀文化研究的新进展及相关问题专访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向宝云。

  搜巴寻蜀:“巴蜀文化”概念的学术史考察

  “巴蜀文化”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或者科学命题,从“提出”到“确认”再到“突破”,考古学在这一过程中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也是如此。在巴蜀文化研究起步之初,特别是“巴蜀文化”这一学术概念在20世纪40年代的提出,正缘于考古学进展而发轫。初冬时节,记者踏上了探寻“巴蜀文化”学术概念的原点之路。

  考论蜀语 牵住古蜀研究“牛鼻子”——访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汪启明

  我们研究认为,夏文化与蜀文化同源。无论是蜀文化影响了中原文化,抑或是中原文化传到蜀地,二者同源的结论不受影响。如果把华夏民族看成是一个大系统,蜀地蜀人就是子系统。这个子系统的结构和大系统的结构是相同的。多民族共居一个地区,说不同的语言,但这些语言也都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或者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

  广搜博求 探究“巴蜀符号”难题——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严志斌

  “巴蜀符号”研究是具有挑战性的学术难题,自巴蜀符号被发现以来一直深受学界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严志斌长于商周青铜器铭文研究,近年来投身巴蜀符号研究的“学术探险”,广搜博求,整理集成,夯实基础,促进研究。本报记者近日围绕巴蜀符号集成工作、下一步研究计划以及如何推进巴蜀文化研究等问题采访了严志斌。

  弘扬巴蜀历史名人精神——访四川杜甫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徐希平

  巴蜀人杰地灵,历史名人灿若群星。长期以来,四川杜甫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徐希平致力于古代文学研究领域。近年来,作为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副会长暨民族文学史料学分会会长,徐希平投身民族文学史料整理研究,组织多民族专家学术团队展开基础性工作。近日,围绕中华文化融合互动视野下的李白、杜甫与巴蜀文化以及推进相关研究,徐希平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薪火相传 探索求真

  学如积薪。推进学术研究,既需要理论思考和学术争鸣,也离不开反思与批判,对于巴蜀文化研究也是如此。回顾学术史,卫聚贤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巴蜀文化”概念,引起学术争论,有发轫之贡献。徐中舒发表“两论”(1959年《巴蜀文化初论》、1960年《巴蜀文化续论》),引发学术争鸣,形成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巴蜀文化研究热潮。再到20世纪80年代,巴蜀史研究会编辑推出专题丛书,学术影响深远。

  错综古今 通论巴蜀——访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祁和晖

  初冬时节,西南民族大学武侯校区内,梧桐叶落,银杏泛黄,记者来到学术伉俪谭继和研究员与祁和晖教授的书斋参观、采访。两位学者均年届八旬,谭继和为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杰出研究员、“巴蜀文化学”重点学科首席专家,祁和晖为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四川省郭沫若研究会名誉会长。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