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塑:古建上舞动的艺术精灵
2021年04月23日 08: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23日第2153期 作者:陈欣

  何为灰塑?灰塑是以石灰为主要材料,加以纸筋、稻草等辅料,并塑形上色,用于修饰屋宇,兼具通风除湿的功效,明以来盛行于岭南地区,具有极高的艺术与实用价值。2008年,灰塑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弘扬传统工艺,既需传承并发展技艺,也应厘清工艺的历史沿革。目前,有关灰塑的起源存在误解,有必要加以辨正。

  灰塑正名

  一直以来,学界据《宋高僧传》所载,论定灰塑起源于唐代。但对于文中“灰塑”的理解,却是出于断句之误,并非事实。

  《宋高僧传》称:“中和四年,刺史刘让厥父中丞,忽夜梦一紫衣僧云,吾有弟子木叉,葬寺之西。为日久矣。君能出之,仍示其葬所。初梦,都不介意。再梦如初。中丞得梦中所示之处欲施断之。见有二姓占居。于是饶钱市焉。开穴可三尺许乃获坐函。遂启之。于骨上有舍利放光。命焚之收舍利八百余颗。表进上僖宗皇帝。敕以其焚之灰塑像。”

  传文提到,唐僖宗于中和四年(884)下诏:“以其焚之灰塑像。”今人断句为“以其焚之,灰塑像”,因此得出灰塑最晚起源于唐的结论。事实上,根据前后语意,应断为“以其焚之灰,塑像”。此“灰”为骨灰,而非石灰。断为“灰塑”,不仅文意不合,而且与灰塑的材质,佛门的掌故皆不合。

  以材质言,灰塑得名自主材“石灰”,唐僖宗时塑高僧像,不太可能使用“石灰”。据梁思成《中国雕塑史》,雕塑起源于石器时代,至汉时以木雕、泥塑为主,至晋时佛教造像活动兴盛,至今留存大量泥塑与铜、石造像。各类雕塑多因地取材,以泥、石、铜、木为主。至唐武后时,虽然灰色石灰石塑像成为时尚,但是塑像的石灰石,与灰塑的“石灰”迥然不同。

  以佛门故事言,佛教盛行火葬,火葬后以高僧骨灰塑像供奉并不鲜见。与《宋高僧传》记载时间相近,生活于9世纪的段成式,信奉佛教,其《酉阳杂俎》记载:“长安平康坊菩提寺,先有僧,不言姓名,常负束藁,坐卧于寺西廊下。寺纲维或劝其住房。曰:尔厌我耶?其夕,遂以束藁焚身。至明,唯灰烬耳,无血菺之臭。众方知为异人,遂塑灰为僧于佛殿上。世号为束草师。”束草师自焚所遗骨灰,便被塑像供奉。

  因此,所谓“灰塑”,其实为“塑灰”,指“骨灰塑像”,乃是将僧尼骨灰与泥土、香灰、宝石灰混合塑成高僧原型。或先行以泥塑成高僧人形,再涂以骨灰。唐代泥塑艺术极为发达,一般佛像塑造多以泥塑为底。故此,与高僧骨灰相关的“灰塑”,非彼灰塑。

  初具雏形

  不过,灰塑的起源,确实与佛教关系匪浅,且时段也可能是在佛教兴盛的唐代。

  目前可见的文献中,最早出现、最接近后世“灰塑”的是唐代义净(635—713)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传文载:“故鹫山觉树之下,鹿苑王城之内,及余圣迹皆有世尊经行之基耳。阔可二肘长十四五肘高二肘余。垒砖作之。上乃石灰塑作莲花开势。高可二肘阔才一尺,有十四五表圣足迹,两头基上安小制底,量与人齐,或可内设尊容为释迦立像。”义净在描绘南海室利佛逝世尊经行之所时,明确提及一块用砖石垒成的台基,上面用石灰塑就一朵高二肘、宽仅一尺的开放莲花。

  可知,中国人在唐代早期便已了解以石灰为主材的“灰塑”,这一过程与佛教的传播关系密切,但此“灰塑”并非在中国境内,也非中国人所塑。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室利佛逝王国掌控马来半岛和巽他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即现在的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的大部分地区。中国的岭南地区与东南亚一衣带水,自然环境相近,文化交流频繁,渊源较深,而灰塑建筑经佛教传播,随佛教建筑艺术传入岭南地区,可能性不小。目前留存的灰塑建筑,历史最为悠久者都保存于岭南地区,也事出有因。

  工艺发展

  岭南灰塑的出现与较大范围应用,受到石灰工艺的限制,由此也可反观灰塑工艺的出现与发展的大体时限。

  以灰塑的工艺材质论,传统灰塑的“灰”,是以石灰为主的混合材料。因粤东沿海缺少石灰石矿产资源,多就地取材,使用蚝壳、蚬壳烧成贝灰,掺入河沙、稻草、玉扣纸、红糖、糯米、盐等,以一定比例混合,再以人工方式捣成糊状。膏体细腻,黏合度高,耐风化。上色的主材料也是石灰,再加入稻草或草纸特制而成灰泥,并加入带有矿物质的颜料调和成色灰,用色灰雕塑图形。从这一角度论,灰塑的出现、发展、兴盛,与先民使用石灰的技术发展脉络相应,不可忽略石灰使用技术的演进历程。

  据考古发现,中国在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出现涂抹在山洞四壁的“白灰面”。在河南安阳后岗、渑池县仰韶村、陕西宝鸡的斗鸡台等遗址,也发现了白灰面的建筑遗迹,为中国早期建筑使用石灰提供了证据。海滨地区因缺少石灰石,便就地取材,以崎岖多如假山的蛎房架火燔成石灰,因大蛤古曰蜃,故称“蜃灰”。据杜佑《通典》:“旁两夹窗。窗助户为明也,每室四户八窗。白盛,蜃灰也。以蜃灰垩墙,所以饰成宫室。”可证古人修建明堂时,将大蛤外壳煅烧后所获白色土,用以粉饰墙壁。《左传》记:“成公二年(前589)八月,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益车马,始用殉。”烧蛤为炭以瘗圹,吸湿防潮,利于保存墓葬物。《周礼·秋官·司寇》记:“赤犮氏掌除墙屋。以蜃炭攻之,以灰洒毒之。凡隙屋,除其貍虫。”可见,古人已掌握不同的石灰质材料的制作方法,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但不见用于塑形塑像的记载。

  最迟至宋元时期,已发展出在石灰中加入各种添加剂以达更好使用效果的技术。南宋乾道六年(1170),李舜举修建和州城时,创造性地将“其城壁表里各用砖灰五层包砌,糯米粥调灰铺砌城面兼楼橹”,使城门皆雄壮、经久坚固。可证,在南宋时期出现了后世“三合土”的雏形。元代王祯《农书》里记录了“灰泥”的制作方法:“用砖屑为末,白善泥、桐油枯(无桐油枯以油代之)、莩炭石灰、糯米胶,以前五件等分为末,将糯米胶调和所得。”此种技术与灰塑掺用糯米胶等物相近。不过,这一时期的文献中,以石灰塑像塑形的记载亦较罕见。

  兴盛于明

  到了明代,石灰的使用技术达到极高的水准,且具备了大规模使用的可能。

  《天工开物》载:“凡石灰经火梵炼为用。成质之后,入水永劫不坏。亿万舟楫,亿万垣墙,窒隙防淫,是必由之。百里内外,土中必生可燔石,石以青色为上,黄白次之。石必掩土内二三尺,掘取受燔,土面见风者不用。燔灰火料煤炭居十九,薪炭居十一。先取煤炭泥和做成饼,每煤饼一层,垒石一层,铺薪其底,灼火燔之。最佳者曰矿灰,最恶者曰窑滓灰。火力到后,烧酥石性,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当大量的煤炭和泥做成煤饼用来烧制石灰时,石灰的生产成本就降低了,产量上升,由此大规模使用石灰成为可能。

  石灰使用成本降低的同时,石灰使用技术却大为提升。《天工开物》记载:“凡灰用以固舟缝,则桐油、鱼油调厚绢、细罗,和油杵千下塞念。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粘合。墁则仍用油灰。用以垩墙壁,则澄过入纸筋涂墁。用以襄墓及贮水池,则灰一分,入河沙、黄土二分,用糯粳米、羊桃藤汁和匀,轻筑坚固,永不隳坏,名曰三合土。其余造淀造纸。功用难以枚述。”当时已发展到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添加剂达到不同的使用效果,显示出石灰使用技术的大发展。

  因此至明代时,中国才真正进入非常便利地使用石灰的时代。同时,石灰中加入糯米汤、羊桃藤汁、桐油等胶质汁液,均为黏稠之物,可以增强石灰的黏合度,与灰塑混合材料的制作工艺相通。正是基于这项技术,工匠们才可能制成捏塑性更强的灰泥,满足不惧时代变迁的灰塑成品的极高要求。

  要言之,古人在唐代已接触早期初具雏形的“灰塑”(仅可称为石灰塑形),最晚到宋元时期,已掌握石灰塑形塑像的大体技术,但文献中罕见石灰的塑形塑像记录。至明代,进入石灰使用较为繁盛的时期,文献中多见有关灰塑的记载,目前留存的灰塑也多为明清建筑。同时必须承认,在明代石灰广泛应用、技术长足进展之前,尚难以评估灰塑在民间祠堂、寺观、豪门大宅的屋宇装饰上出现的频率,相关研究仍待文献与田野的进一步发掘。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