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对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了新的部署,人才强国战略及其实施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人才战略研究以及公共治理的学科及专业发展,对于全面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为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五部分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题,将教育、科技、人才以及创新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加以系统化论述与一体化部署。报告还将“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列为面向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并部署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四项基本任务。这些重大战略议题,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或现代化国家建设基础性支撑性战略的内涵、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指明了发展方向与实现路径。
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强国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就做好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人才强国战略的含义、地位和作用,阐明了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人才战略的制定、实施与评价,人才工作的具体任务和战略抓手——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评价,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人才激励和保障,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及创新性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系统的人才观及人才战略观。这对于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作出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部署,有力地推动了人才工作的全面发展与人才队伍快速壮大。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施所长,人才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不断增强,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以国家治理现代化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就对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支撑作用,建设教育强国,培养高质量创新性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家治理现代化被称为“第五个现代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引领作用。公共治理(公共管理与政治学)属于国家治理或治国理政之学,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交叉学科与综合性及应用性领域,大量学科为公共治理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理论和方法基础。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量子化以及“第四范式”“融合科学”“开放科学”时代的到来与数智化驱动的社会科学新革命的奇点临近,公共治理的研究范式、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生深刻改变。
针对迅速变化的中国和全球公共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必须立足现实,植根历史,着眼问题,直面中国与全球公共治理的新场景、新实践和新趋势,拓展公共管理的学科视野与主题,强化公共治理的科学基础,构建中国公共治理的自主知识体系,展现公共治理的新知识图景,彰显公共治理的时代内涵与中国特色。必须推进作为交叉学科和新文科的公共治理学科和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人才基础。因此,有必要围绕“公共治理学科专业建设”“公共治理的实践进展及趋势”“全面提高中国公共治理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等课题加以讨论。
以人才战略创新研究助推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凸显了当前加强人才战略与政策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人才战略与政策研究这一交叉学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场景、新机遇和新动力,也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和新课题。必须高度重视与大力推进这一交叉学科发展,以高质量的人才战略和政策研究成果助力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服务国家和地方的重大实践需求。
人才战略创新研究,应突显交叉学科的特点与优势。如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和公共事务学院,一直重视人力资源、人才战略及人才政策的研究,尤其是将人才发展战略作为交叉学科领域设置。其人才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以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工商管理、政治学、教育学以及领导学、预测学、战略研究和人力资源等相关学科为基础,突出人才战略的制定、实施与评价,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国际人才的流动和引进等方向或主题的研究。
人才战略创新研究,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重视实践应用,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具体课题如习近平的干部管理与人才战略思想,高层次人才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评估的方法、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人才战略有效执行的影响因素与强化,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与策略,地方“十四五”时期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与政策,地方宣传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基于产业发展需求的城市人力资源适配策略,地方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地方人才流动及其影响因素,人才政策执行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人才住房政策实施评价与优化,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情绪,公务员使命效价与工作热情关系,高校高层次引进人才质量的地区差异,“一带一路”人才发展战略,国际人才发展战略比较等。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场景之下,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教育系统是科技和人才的集聚地,教育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作为国家治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学科专业之一,中国公共管理学必须担负起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直面公共治理的现实实践,主动回应新时代和新征程的新需求,研究和解决包括人才发展战略在内的公共治理的重大而复杂问题,推动中国公共治理学科的转型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全面提高中国公共治理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