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架起“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桥梁
2023年12月11日 11: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11日第2791期 作者:[阿塞拜疆]阿格申·阿利耶夫(Agshin Aliyev)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以来,以语言为桥梁促进民心相通是国内外学者探讨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政治、经贸、文化、教育、科学、医学等领域的交流离不开语言的服务。十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国际中文教育(汉语国际教育)蓬勃发展。在中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官方语言的教学与研究更加普及。翻译沟通着不同的语言文化,发挥着“天涯若比邻”的作用。当今世界,互联互通与翻译密不可分。中国领导人很早便认识到了翻译的重要性。习近平主席在给外文出版社的外国专家的回信中指出,翻译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工作。习近平主席鼓励外国专家用融通中外的语言、优秀的翻译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引导更多外国读者读懂中国,为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交流沟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意义重大

  近年来,为推动翻译事业的发展,中国涌现了一批国家级、国际级的翻译项目和计划,其中包括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大中华文库》多语种项目、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的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大大推动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翻译交流合作,推进了亚洲国家之间的文化互译和文明互鉴。截至目前,已有新加坡、巴基斯坦、阿塞拜疆、土耳其、老挝、蒙古国等十几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经典著作互译出版备忘录。其中,早期签约的国家已经陆续有成果发布,其他国家的亚洲经典著作翻译出版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

  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意义重大。第一,这是互译项目而不是单向的翻译项目,大大增强了该计划的吸引力。观察中国近期发出的倡议可以发现,“互”字是最常见的关键字之一,这表明文化的“输出”和“输入”对中国而言同等重要。第二,涉及的国家多。47个亚洲国家基本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该计划可以展示相关国家更多的文学、艺术、教育、哲学等著作。第三,涵盖的语种多。47个亚洲国家和地区涉及20多种语言。第四,囊括的内容丰富。根据相关要求,每个国家要遴选出本国最具特色的经典著作。比如,中方遴选的经典著作中包括习近平主席的相关著作、哲学与社会科学著作、古代著作等。这些著作是中国古今文化的主要载体,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传递了中国与亚洲国家以及世界的合作交流意愿。

  着力提高翻译管理能力

  推动大型翻译工程总会面临一定的挑战,主要源自翻译过程和翻译管理两方面,本文主要聚焦翻译管理方面的对策。

  第一,深化对对象国国情的认识与理解。区域国别研究给“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区域国别研究稳步发展,但是针对部分国家的区域国别研究仍有待加强。翻译管理机构要了解对象国国情,尤其是语言国情,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从而筑牢合作基础。

  第二,加强“一带一路”翻译队伍建设。译员在中外文明交流中扮演着语言之桥和文明使者的角色。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的高质量翻译人才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起到了搭建文化桥梁的作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语言基本属于非通用语言,中国的非通用语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完善。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获批开设101种外国语言课程,基本涵盖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一种或多种官方语言。此外,要着力培养共建国家的高质量汉语翻译人才。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中有两种情况客观存在:汉语母语者翻译人才把对象国的经典著作翻译成汉语,对象国翻译人才把中国经典著作翻译成自己的母语。如果目的语是译员的母语,则更容易翻译,反之则难度大大增加。

  第三,构建出版机构合作新模式。在翻译项目管理中,出版社之间的往来十分重要。要加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新的对话平台。翻译项目的实际操作主要由出版机构完成,因此要进一步推动出版机构之间关系的发展。要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机构之间合作新模式,多邀请国外出版机构参加中国的国际书展;与此同时,鼓励中国出版机构亮相共建国家书展开辟国际合作新空间。

  第四,确保文学、文化和学术著作的同步翻译传播。文学是一个国家的精神之源,文化是命脉之源,学术是实力之源。三者密不可分,内部互相联系,包含了自然国情和人文国情,是了解对象国的三个重要途径。比如,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中的各个国家最好遴选本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文化和学术作品进行展示。

  总之,要利用翻译的传播能力,发挥翻译人员的力量,促进跨文化交流,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架起“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桥梁。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阿塞拜疆语教研室主任)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