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身影”赢得世界喝彩
2023年12月27日 09: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27日第2803期 作者:本报记者 白乐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于中国而言,这是充满梦想、肩负使命的一年,也是迎来机遇、挑战仍存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风云变幻与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艰难险阻中砥砺前行、奋勇而上,展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强大的发展韧性与潜力,为动荡不安、增长疲软的世界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站在世界舞台上回望这一年,中国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克服了诸多外部不利因素带来的内部发展难题,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等成为高频词。这一年,中国举办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面向世界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受到海内外学术界一致好评。这一年,中国迎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周年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并发布了《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等重磅文件,成功斡旋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为推动停火止战、推动国际冲突降温而努力。这一年,中国主办并参与了包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八次峰会、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在内的重要峰会,在世界舞台留下了令人难以忘却的“中国身影”,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由衷喝彩。

  唯其艰巨,更显荣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定向把舵下,中国正沿着自身的发展航道笃定向前。为回望并总结过去一年中国走过的非凡历程,展望新的一年中国将要踏上的未来之路,本报记者特邀六位外国学者,谈谈他们眼中2023“中国身影”的独特风采。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世界银行中国局前局长 郝福满(Bert Hofman):

  2023年,中国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中国经济将实现自身设定的5%左右的增长目标。事实上,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目前的预测,这一数据将达到5.4%。考虑到刚刚走出新冠疫情阴霾和房地产行业持续的下行压力,这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今年7月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尤其是对民营经济予以政策支持这一举措备受世界关注,这表明了中国面对经济发展难题锐意改革的决心。

  按照目前5.4%的经济增长率预测,中国2023年的GDP增长将占全球GDP增长的1/3左右,而印度和美国的这一数据分别为15%和10%,远远落后于中国。2023年,在国际政治经济面临诸多风险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动力来自国内需求而非对外贸易。

  12月11—1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我对会议要求的“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这一论述印象深刻。中国领导层清醒地认识到,2024年通过稳定宏观经济实现“稳中求进”仍是重中之重。我认为,对2024年的中国而言,实现更有效宏观经济管理的关键是财政改革,尤其是对地方政府而言,需要避免以获取土地出让收入为驱动的房地产过度开发。我预计,明年中国将进一步推出适当的经济工具、政策来应对这些挑战。

  2023年,中国经验为其他国家带来了启示,那就是要实现快速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是建立强大的政治保障制度,并进行国家治理能力创新,以应对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挑战。2024年,我衷心希望中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继续稳健前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中国需要应对许多周期性和结构性挑战,包括人口结构待优化、消费支出仍需提高等内部难题,以及西方“脱钩”制裁和国际高债务水平带来的外部压力。难得的是,中国十分清楚克服这些困难的必要性。

  印度社会科学院院长 阿什·纳莱因·罗伊(Ash Narain Roy):

  今天的中国以其势不可当的崛起速度成为全球公认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富有竞争力的全球大国。2023年,中国政府通过透明理性的国家政策、勤奋务实的工作风格、严守纪律的团体意识巩固了这一地位。就中国在许多其他国家的投资、经济援助和基础设施建设而言,中国对全球发展的贡献是相当巨大的。如今,中国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道路的真实的发展模式,不仅使自己在短短几十年内摆脱了贫困落后,也为其他欠发达国家带去民生福祉和发展机遇。

  当前,世界正濒临陷入永久危机(一场只能控制而无法解决的危机)的风险。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崛起大国,正在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二者正在为21世纪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社会契约而共同努力,以确保各国人民都有机会享有充分的医疗、保健、教育以及可负担的住房成本和体面的工作,我为此感到欣喜。

  根据联合国相关报告,新冠疫情这场世纪疫情使得近十年来的全球发展进步成果付诸东流。令人振奋的是,中国深知,必须致力于绿色转型、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增长,并为重振多边主义而努力,以重建一个破碎的世界。如若缺少多边行动,则许多全球进程无法推进;而多边主义要发挥作用,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也需要信任、透明和乐观。我期待2024年的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更为亮眼的作用。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 凯瑞·布朗(Kerry Brown):

  2023年,受疫情影响,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并不容易,而习近平主席作为中国国家领导人坚持亲自参加国际性会议,这一点难能可贵。这为不同观点与见解的交流提供了重要机会。2023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2023年2月,中国发布了《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举措,展现了弥补全球安全治理缺陷、守护全球安全未来的决心。其中提及的“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平安的钟声响彻人间”这句表述令世界感动。此刻,让世界倾听《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和《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尤为重要。在这两大国际议题上,中国都扮演着潜在的“斡旋者”角色。

  2023年,中国共产党明确制定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国内发展的施政方略和治理规划。在国际环境充满挑战与变数的当下,这些方略和规划对于建设更富韧性与活力的中国社会至关重要。令人赞赏的是,围绕世界发展的未来,中国始终与外部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对话,我期待2024年能够有机会再次访问中国并亲历她的成长。

  伊朗—中国工商会会长 马吉德雷扎·哈里里(Majidreza Hariri):

  2020—2023年,由于新冠疫情,中国的内部经济形势以及国际经济关系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与几年前相比,2023年中国经济面临内外部双重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减弱。相反,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稳定器”的作用在日益增强。2023年,中国与伊朗两国元首会面,这将进一步深化中伊关系,加强两国经济合作。我相信,双方达成的一系列协议成果将在2024年以及今后几年内充分显现。

  过去一年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决策机构作出和宣布的一系列决策,将引领中国走向更加光明的民族复兴未来。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基于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体系,现代化在不同社会的表现形式迥异。迄今为止,西方呈现给世界的是一种社会正义感缺席的现代化形式。对照之下,中国式现代化基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这构成了其区别于西方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在我看来,2023年3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国式现代化模式在全球层面的实践结晶。在对现代化方向的探索与追求中,中国共产党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领导意志。依靠全体人民的辛勤耕耘和埋头苦干,中国始终保持着现代化进程的连续性和创新性。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贡献了全新的理论模式。中国式现代化也加强了在国际上传播和平、追求正义的力量。难得的是,中国十分乐意与其他国家分享其现代化发展成果。

  新的一年里,我衷心希望中国继续通过国际合作引领未来国际新秩序的构建。我也真诚期待,中国能够继续助力其他国家进一步摆脱疫情影响、恢复正常社会秩序,并携手全球伙伴为构建国际新秩序树立合作典范,为建设一个和平、安宁、繁荣的世界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尼泊尔友谊论坛主席 高鸿儒(Kalyan Raj Sharma):

  过去几十年里,世界见证了中国令人惊讶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壮举。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执政能力在推动中国非凡发展的历程中发挥了关键性引领作用。2023年,这一作用仍在继续。得益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出台的一系列务实的政策文件,中国在过去一年进一步明晰了自己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规划,确保未来能够持续取得奇迹般的进步。

  过去几年里,我有幸多次访问中国,目睹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际硕果。在2023年的访问中,我对于中国各大博物馆所展示的文化创新方式感到震惊。它们完美地描绘了这个国家的文化演变轨迹,让我们得以一窥它的历史信念和未来抱负。这些到访经历让我坚信,中国人民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开拓进取、勇于革新的能力,以及一种创造更美好未来的决心,能够不断地以自身进步让世界感到钦佩。

  2023年,中国通过“全球安全倡议”的落地生根,致力于消除国家间冲突根源与诱因,营造有利于和平的环境,为维护世界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过去一年,中国参与全球事务的另一种关键方式是积极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通过加强经济联系、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召开相关国际研讨会等,中国在促进全球发展方面的角色显而易见。过去一年,中国向国际社会传达了自身愿景和目标,以实际行动和切身参与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全球利益攸关方的真诚与善意。日益强大的中国正在成为国际合作的中流砥柱,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界人士为中国方案叫好,为中国成就鼓掌。

  在即将跨入2024年之际,我衷心希望中国继续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发挥全球影响力,通过倡导更为广泛、共促繁荣的合作解决方案,引领世界迈向更为和谐与进步的明天。合作与对话是解决国际冲突的必要工具,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形势下,中国在友好外交方面的有力承诺可以成为解决国家间冲突的灯塔。我希望看到中国朝这一方向继续努力。在一个以经济低迷和地缘局势紧张为标志的时代,世界也期待中国通过分享知识、资源等,为面临社会经济挑战的国家提供更多援助,从而进一步弥合全球发展差距。

  乌干达人权委员会委员 克里斯潘·卡赫卢(Crispin Kaheru):

  2023年,中国与非洲国家的交往是多方面的。通过全球发展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的有效实施,中国加强了在经济、贸易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中非人文交流和文化合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许多非洲国家是中国在外交政策、人权事业、现代化等领域成果的主要受益者。

  2023年,中国经济全面快速复苏,中国科技创新再攀高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速推进,这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宝贵启示。中国在过去一年的进步展示了细致的国家战略规划之于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性;中国在过去一年的经验强调了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之间找到平衡的重要性。

  2023年,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通过军事对话处理安全问题等方面制定了一些明确的任务目标。同时,面对此起彼伏的地缘政治冲突和日益加剧的外部不确定性,中国注重平等、和睦等道德因素的国际合作理念提供了不同于西方大国外交手段的另一种视角。过去一年,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参与度和能见度反映了其对维持国际环境稳定的有力承诺。

  展望新的一年,我希望中国继续致力于全球合作、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我也希望看到中国在世界经济、环境和安全等关键性议题上携手各国展开更加多元的讨论。我相信,通过其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力和外交努力,中国可以在增进所有国家的福祉方面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