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旧有国际秩序暴露出诸多问题,不再适用于当前形势,世界各国都在寻求一种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模式。在这样的新背景下,中国提出了改革和建设全球治理体系的主张,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犹如一盏明灯,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指引,促进国际关系走向更加民主的方向。当前,全球面临着怎样的形势,中国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南北双方对民主与全球化的理解有何差异?围绕上述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巴西瓦加斯基金会法学院国际法教授兼巴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高文勇(Evandro Menezes de Carvalho)。
“全球南方”眼中的全球化和民主化
2024年1月10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4年全球风险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收集了全球1400多位学者、企业家、政府代表、社会各界代表对全球形势的评估意见,结果表明,世界从持续的挑战中复苏的难度较大。其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世界将经历一场“暴风雨”,发生全球性危机的概率较高。调查显示,人类面临的三大风险为极端天气、人工智能技术引发的错误和虚假信息,以及社会和政治领域的两极分化。
《报告》认为,人们对全球北方国家长期占据政治、经济及军事主导地位的不满与日俱增,如今“全球南方”国家受到气候变化、大国间地缘政治博弈和经济分歧的极大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不满情绪更甚。各国在解决全球问题方面合作不足,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未来十年世界将形成多极秩序或分散秩序,大型和中型强国之间将展开竞争,新规则和新规范将出现并得到执行。
高文勇表示,当前的国际体系是发达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导建立起来的,以“世界统一化”理念为基础。这种全球化打着“允许不同制度和规范存在”的幌子,却旨在促进全球行为准则、价值观、规范的统一,对全球北方的发达国家有利,却损害了“全球南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其逻辑的本质依然是西方对非西方国家的剥削。高文勇指出,全球北方的一些国家宣称追求民主,却率先站出来抵制国际体系民主化。从国际层面来看,西方某些时候所谓的“民主”已然变成了独裁。
高文勇告诉记者,如今“全球南方”正在积极要求改革国际秩序。只拥有发言权是不够的,“全球南方”想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提出的意见如果无法在全球事务决策中产生影响,发达国家如果完全不考虑这些意见,那发言就没有意义。因此,“全球南方”希望更多国家可以真正享有决策权,不仅拥有表达意见的机会,还能让自己的意见被考虑和采纳,从而与发达国家共同制定全球方案,这是“全球南方”眼中的全球化和民主化。
高文勇补充到,当然,将不同的国家聚集在一起,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看法,有时难免会发生一些冲突。但即便如此,这样的国际体系也明显优于少数几个国家便能决定世界命运的国际体系。高文勇总结到,“全球南方”希望从世界的“观众席”走向“舞台”,成为舞台上的活跃成员。
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在上述局面下,中国提出的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全球治理贡献了新智慧;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中华民族的历史血脉里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即便在具备称霸实力时也不会这样做。高文勇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础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在孔子的经典著作中,“和”是一种社会政治观念,是哲学和美学的重要范畴。史伯在《国语·郑语》中也对“和”展开过论述,他认为,“和”并非要求一切事物、观念和品位完全一致或统一,而是讲求不同事物要和而不同、多元互补。高文勇表示,中国以“和”为中心的多样化意味着允许差异存在。他引用了2014年6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正像我们不能要求所有花朵都变成紫罗兰这一种花,我们也不能要求有着不同文化传统、历史遭遇、现实国情的国家都采用同一种发展模式。否则,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
高文勇告诉记者,这种理念的前提是认识到人类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多样性,人们有自己的文化、政治、经济制度和世界观,同时也会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等,致力于找到一个共同目标。
中国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的对外政策绝非追求“世界的中国化”。在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中国的对外工作稳步推进。因此,在高文勇看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契合当今世界发展的需要。在思考如何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强有力的概念。
高文勇表示,世界需要对中国向世界提供的新想法进行更多讨论,收获更多理解。高文勇举了另一个例子,他告诉记者,人们可以在中国的外交话语中看到中国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他认为,该原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思考民主、思考国际关系民主化。要建立一个民主化、国际化的体系,首先,需要建立“共商”的制度,让所有国家的声音都能被听到、被考虑,汇集多方意见从而找到共同点。其次,“共建”也应当是评估一个社会或者国际体系是否民主的标准之一,每个国家都应当为建设更加和平、完善的国际体系作出自己的贡献。最后,“共享”也十分重要,如果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从制度中获益,那么这种制度就不能被称为民主制度。不论是国家制度还是国际制度,都必须做到让所有成员利益共享。高文勇补充说,当然,也会有人表示公平分配很难实现,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全球人民不能再接受剥削、不应再认同殖民主义、不可再放任霸权主义,这些才是重点所在。
所有国家都应当有机会坐在国际谈判桌上
关于如何进一步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高文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他表示,第一,要坚定支持国际组织改革,以适应21世纪的全球发展需求。对联合国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进行改革,是保障这些国际组织发挥合理性作用以及促进发展中国家参与决策过程的必要举措。
第二,应当持续深入推动“全球南方”成功倡议的进一步落实。例如,今年金砖国家组织完成了新一轮扩容,增加了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和埃塞俄比亚这五个新成员国。扩容后的金砖国家人口总和超过35亿,经济总和超过28.5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8%。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截至2023年,金砖国家占全球GDP总量的32%,而七国集团则占到30%。这样已经取得成功的倡议应当得到进一步推动,从而不断释放经济潜力,并同时发挥政治影响力。
第三,必须推动多边主义发展,打击虚假信息和反科学论调,消除对“全球南方”国家的歧视以及极端主义。高文勇表示,丝路精神是他提出这条建议的灵感源泉,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第四,与民主相关的论坛对讨论全球不同民主形式和经验来说不可或缺。高文勇认为,“全球南方”应当不惧来自全球北方的干扰,推进对民主的研讨,因为这个主题并不是全球北方独有的。南北双方对民主的理解存在差异,其话语体系、民主程序等都相当不同,更应当积极推进讨论和沟通。
高文勇对记者表示,当“全球南方”与全球北方进行对话时,双方使用的是不同的话语体系。首先,“全球南方”和全球北方对世界的假设不同。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曾说:“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全球北方国家的世界观强调在国际体系中激烈竞争,其最终结果是零和博弈,并追求与自身世界观一致的立场、行为、思想等的统一。其次,全球北方构建其关系和身份的主要逻辑是莎士比亚笔下的“生存还是毁灭”(to be or not to be),而中国道家思想启发下的逻辑是“生存以及毁灭”(to be and not to be),这是一种附加逻辑,而不是排他性逻辑。从中国等国家的传统和实际行动来看,“全球南方”国家可以更有韧性,对待分歧可以展现出更多耐心,这些特点在“全球南方”的政治行为中也有所体现。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全球北方的政治行为展现出强烈的支配、控制、对国际法强加规则内容等特征。高文勇认为,所有国家都应当有机会坐在国际谈判桌上,“全球南方”倡导的理念更加有助于构建一个更为包容、公正与和平的世界。
另外,在对民主的理解上,中国和西方存在着实质性和程序性的差异。高文勇表示,很难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概括中西方对民主理解的差异。一般来说,在西方,民主就是投票的同义词;在中国,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程序差异方面,美国的选举方式为选举人团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巴西比美国更民主,但巴西和美国都有所谓的“二等公民”,他们实际上并未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因此,这是一种表面民主或者说功能失调的民主。民主若要发挥作用,就必须依靠法治,要让公民享有体面的生活条件,拥有参与到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来的机制,这些也正是中国近几十年来发展的要求。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