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提高对外传播能力新路径
2018年06月25日 08: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25日第1478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俊美 实习记者 任冠虹 邵一佳

  6月21—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对外传播中心主办的2018年国际传播论坛在京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新时期对外传播面临的挑战、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苏州大学、《环球时报》、国家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专家学者及编辑记者等40人与会。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王利民出席论坛并致辞。

  新时期国际传播:机遇与挑战并存

  环球时报社副总编辑蒋安全表示,如今国际传播格局中,西强我弱的局面尚未得到改善,反而更趋于复杂。我国对外传播领域中存在传播受众市场的需求调研不到位,各家媒体对外推送的内容缺乏适当的统一组织,宣传力度掌握不好,以及对受众市场深入度低等问题。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院长陈龙认为,在话语权的争夺中,我国面临较西方处于弱势,软实力的建设效果不够理想,中西方话语体系存在差异,中西方年轻人之间缺乏沟通等挑战。国家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对外传播》杂志执行主编王眉认为,我国当前对外传播面临内外部多重挑战,外部主要来自于“锐实力”和“外国代理人”的影响,而内部主要是当前中国在对外传播领域的理论体系建设不足。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特聘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贾文山表示,虽然我国已建立起一系列对外话语渠道,但相比西方我们依旧处于弱势地位。究其原因,是因为西方已在世界范围内植入一套话语体系,该体系由西方学者奠基。而我国对外传播的研究课题学科化建构滞后,如“一带一路”的课题学科化建设还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借鉴国际学术研究体系,这样的课题研究才能实现持续性的丰富与发展。

  多元化路径

  蒋安全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转换思维方式,将受众作为信息消费者进行研究,同时要细分传播市场,使人力物力资源得到有效发挥,提高传播效率。此外,要重视个体传播的影响,例如,有媒体称在世界杯现场,日本游客将垃圾随身带离场馆,展现了良好素质,这种个体传播也是很有效力的。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非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张艳秋认为,中国媒体要转变传播方式,多倾听受众的需要,这是确保公共外交和对外传播有效性的前提。更重要的是,中国对非报道目前存在一种两极化倾向,即正面的浪漫化报道和负面的刻板印象报道,这一点削弱了中国媒体对非的影响力。针对这一问题,张艳秋提出了“建构性新闻”这一理念,不回避负面报道,以反映并解决问题为导向,体现新闻的批判精神,并超越了“冲突性报道”,强调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贾文山认为,当前西方社会科学已进入一种危机阶段,理论还停留在大众传播阶段,没有新的理论出现,目前流行的大数据研究是方法,但不是主义。在此情况下,我国可以立足于全球学术交流的视角,用外语将我国的学术成果解读出去,同时以我国的视角对国外的学术成果进行解读。我国应当打造自己的对外交流平台,将我国原创学术成果推广出去。我国自己打造的英文刊物的社会影响也值得研究,要重视在这些刊物发文的作者,将他们培养成为新一代的中国研究的代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对外传播中心可以定位为推动我国社会科学的对外学术交流平台,将本土学术概念、理论体系,以国际能够接受的语言表述方式传播出去。

  对于我国当前对外传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陈龙表示,对外传播工作应进入文化层面的深思,并做系统性的工作,消弭“话语鸿沟”,重视文化禁忌和“话语修辞”的巧妙运用,加强新生代的交流沟通,培养“西方通”以提高对外传播的有效性。王眉建议,对外传播的研究内容,可以从涉华议题向全球性议题转变,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要对世界热点问题发声,这样才能主导国际话语权,让国际听到中国学术的声音。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美籍专家贾斯汀·沃德(Justin Ward)在主题演讲中,将中国道家思想与新闻写作的翻译原则及方法结合起来认为,翻译应当在忠于原文与可读性中实现平衡,并尽可能地保持简洁明快的用语风格,避免冗繁。在文章结构组织方面,沃德也主张依据主题来划分段落,保持中心意思集中,避免结构混乱。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