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现代课堂教与学的中国模样
2023年11月09日 09: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9日第2769期 作者:段丹洁

  本报讯 (记者段丹洁)10月27—28日,在“国际教育发展论坛2023”上,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谈到,过去的课堂只是将知识教给学生,未来的课堂要把学生引向未知的世界,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从“更加注重学思结合、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教学改革、更加注重新技术的正向使用”四个角度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提出了殷切期望。他表示,教育工作者要真正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提出,在数字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重塑现代课堂,探究教与学创新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是学术界和实践界都高度关注的问题。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华进一步阐明了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是有迹可循的。在她看来,跨学科主题学习“基于学科,超越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既能够保证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学科知识和学科方法,又能够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应用知识,孜孜不倦地渴求和索取新知识,并在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开放的态度、独立的思想。

  “要看到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同样要看到发达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教训,以此作为改革的前车之鉴。”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滕珺提出,“教与学”的中国模样致力于用“中和”的思想统筹处理好这些概念的关系,实现“教与学中国模样”的三层飞跃,即从作为内容的中国到作为方法的中国,再到作为价值的中国。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朱丽叶·桑德拉纳结合个人成长得益于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经历,谈了她对为全球胜任力而教的思考与研究。“教育国际化不仅是高等教育领域的话题,同时也应是基础教育关切的议题,其中开发课程是关键,充分挖掘和利用在地国际化的资源,统筹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中的国际元素,才能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她说。

  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大兴区教育委员会等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