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重构拓展政治制度史研究
2023年11月15日 09: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15日第2773期 作者:记者陈雅静

  本报讯 (记者陈雅静)10月28—29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历史政治学年会在北京召开。

  “制度是政治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制度建设。”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常保国谈道,当前迫切需要充分挖掘既有的政治思想资源,尤其是政治制度的历史资源,从中汲取政治文明的建设力量并进行创造性转化,进而在政治制度创新实践中不断推进学理创新。

  政治学视野中的政治制度史研究创新,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范式重构,使之转化为一种真正的历史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提出,历史政治学有历史本体论、历史连续性、时间空间化三个关键词。在社会史中谈政治时,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最经典的,政治在其中并不起主要作用;而在政治史的社会当中,政治具有绝对性作用。因此,在历史本体论中,应当区分政治史属性与社会史属性。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星久认为,“发现新的制度事实”和“已有制度事实的概念化和理念化”是当下政治制度史研究面临的两大问题。首先,在政治制度史研究中,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是终极的问题意识和终极的关怀问题,它是进行学理创新的重要动力,而产生终极性问题意识则有“现实问题的刺激”和“在持续深入的研究中不断呈现、发现新问题”两种途径。其次,问题决定方法、问题激活方法,政治制度史研究中研究方法创新的关键,在于如何在问题中运用方法、激活方法。最后,在政治制度史研究中,我们应遵循基本的学术规范,广泛地阅读材料,进行严格的考证、爬梳、辨别,不能孤证,不能照搬,也不能无视相反的例证,更不能曲解和误读。

  今后,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必然会走向一个动态综合的趋势。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刘训练表示,从历史维度来看,应当把政治制度作为一个动态而非静态或者单一的存在,并且把它同某个政治事件结合在一起。

  当前,政治学研究更加需要将历史“带进来”,以学理创新积极推进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杨光斌认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形成中国特色的方法论,运用学术共同体的合力推动知识体系的中国化并不断完善。当下的中国政治学更需要发展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学理论;只有从历史中寻找规律,进而在宏大的实践中探索中国政治发展学理逻辑与创新性成果,才能加快形成回答历史之问、时代之问的中国政治学研究创新体系。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阳认为,政治制度史研究是一个大有前途的领域,加强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有助于提升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纵深感,赋予研究深度与厚度。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