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现代文明视域下的遗产研究
2023年12月05日 10: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5日第2787期 作者:李永杰

  本报讯 (记者李永杰)11月25日,由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暨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遗产研究的多学科视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域下的遗产研究”高端讲座暨专题讨论会在南方科技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从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域下的遗产研究”这一论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当下,从衣食住行、年节礼仪,到乡村振兴、文化自信构建等社会政策的领域,都有遗产保护、活用和再生的影子。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教授王晓葵表示,有关遗产的研究已经扩展到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这些学科虽然有不同的分析概念和理论框架,研究范式也各有千秋,但是在思考人类如何对话过去、满足当下、建设未来这一点上,透过遗产研究找到了共同对话的平台,学科交叉和合作是新时代下遗产研究的重要底色。

  当前,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呈现出浓厚的时代底色和本土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户晓辉表示,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需要加强对非遗主体文化权利的保护,包括创造非遗的权利、享有非遗成果的权利、参与非遗活动的权利以及非遗产生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应该受到保护的权利。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高丙中认为,文化遗产是对国土空间内已有之物的重新命名和意涵认定,国家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在国土和国民维度展开的行动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文化融合、构建民族文明具有重要影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教授萧放认为,具有密切地缘关系的地域往往具有共享的文化底色,这些地区的非遗也形成了相似的文化特征,因此,在构建非遗共同体的过程中,需要深入把握这一实际。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黄景春表示,就宏观层面来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不规范用语、模糊的概念、不确切的名词。这一方面是因为在非遗保护工作中人们的认知存在一些偏误,另一方面是因为非遗保护理念本来就是舶来品,有些理念还需要在讨论中修订和统一。因此,他认为,对非遗概念、名词展开遴选、释义,向社会各界提供准确的非遗名词词汇表,是推进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个人的认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岳永逸表示,实现非遗良性传承、可持续发展,需要推进非遗的再民俗化,即融入情感体验,真正与个体生命历程发生关联。韩国龙仁大学研究员庞建春认为,公共性建构之于遗产化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此过程中各个遗产行动主体将站在不同的公共性立场上展开博弈,正是这一过程催生了遗产的价值再造。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