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建设好哲学教材体系
2023年12月07日 15: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7日第2789期 作者:记者吴楠

  本报讯(记者吴楠)11月25—26日,“首届哲学学科发展与教材建设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的学者从学科建设与课程教学两个视角,深入探讨哲学教材中的方法论创新、哲学学科教材的个案研究、哲学学科教材与人才培养、哲学学科新形态教材建设等议题。与会学者表示,在哲学学科领域,以教材建设为核心议题召开研讨会,有助于推进高校哲学学科发展与教材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学术体系创新,建构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教材建设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应在学科建设、学科评估和教师职称评审中重视教材建设成果。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赵敦华回顾了自己三次编写教材的经历,并深有感悟地说道:“教材体系和学科体系是相互促进的,教材编写培养了我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也促进我更好地推进教材建设。”他还提出,在教材编写中,强调知识点是必要的。

  哲学教材应重视发挥启智的作用。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异宾提出,哲学教材最重要的作用是启智,不是记忆,更不是知识点的叠加。所以在哲学教材编写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应该是方法论创新。他解释说,方法论的突破并不是要去讲方法,而是在结构上发生变化;不是单辟一章讲方法论,而在于整个教材结构是否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他强调,不能造成哲学教材和现实哲学学术研究的断裂。

  与会学者认为,哲学学科教材建设要坚持守正与创新,守住哲学基础知识等相对稳定的知识,把没有争议的内容写入教材;还应注重基于哲学观念重大变革的“创新”。与会学者建议,哲学学科教材建设要把握好教材的理论逻辑,不仅要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当代科技发展的哲学成果、哲学研究最新成果、回应现实生活提出的重大问题,还要有明确的主题、主线贯穿于教科书的各个部分,并处理好体系和方法、知识和世界观的关系;要把握好教材的实践逻辑,除了强调语言规范性和教材质量外,还要在内容和形式方面为教师提供丰富资源。

  会议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南京大学主办,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高校教材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承办。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