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系列研讨会综述
2024年05月30日 09: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5月30日第2902期 作者:本报记者 刘远舰 孙美娟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实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阐释工程,坚持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方向和内容,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阐释向纵深发展。今年3月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8场系列学术研讨会,主题鲜明,各具特色,以实际行动深化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学理智慧和力量。

  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内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界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正确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涵,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3月30日,中国历史研究院召开的“中国历史研究院‘学者工作室’、兰台青年学者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研讨会”,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系列研讨会”首场学术活动,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由中国历史研究院统筹指导全国历史研究工作,组织全国史学界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助推史学研究的一次具体行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历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援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中国史学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国史学工作者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深刻领会,切实贯彻。与会学者认为,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中国历史研究院应更好发挥评价导向作用,充分发挥统筹指导全国历史研究工作的职能,团结凝聚广大史学工作者,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5月1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室和哲学研究杂志社共同承办的“习近平文化思想高端研讨会(2024)”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景源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文化自身体系结构和发展逻辑的深刻把握与理解,是文化结构观、文化功能观和文化发展观的有机统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张志强认为,“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突破性的原理性贡献。它拓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弘扬与繁荣同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发展结合起来,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道路一气贯通。

  持续深化中华文明史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离不开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的融合发展。

  4月29日,中国历史研究院举办“首届新时代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进入新时代,加强考古学和博物馆学融合发展,不仅能够深化考古成果的大众化传播,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及考古文博领域的科技创新,而且有助于发挥考古成果在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方面的重要作用。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志敏表示,新时代中国特色考古文博事业发展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的融合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加强阐释和弘扬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服务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5月2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举办的“文明互鉴与古今对话”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探讨了中外文明交流的历史与现状及其带来的启示,认为中外文明交流在历史上留下的丰富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对中华民族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具有重要意义。这充分表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诸多元素的共同塑造。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明一直葆有对世界诸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在文明对话中激发内在活力,为现代世界提供新的发展动能。

  扎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发展和新时代建设的研究,是新征程上我们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更是学界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国家队”,中国社会科学院充分调动自身研究资源,积极引领学界研究方向,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扎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力量。

  5月11—12日,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延边大学共同主办了“中国民族理论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研讨会”。与会学者表示,此次会议深化了对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科学内涵的认识,交流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必将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提出,民族学及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专家需要凝聚共识,加快学科调整与人才队伍建设,多学科共同推进科学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建设。

  5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的“新的文化使命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召开。与会学者通过跨学科综合视角探讨了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与会学者表示,民族文化是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能有效促进各民族理解和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丁国旗认为,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认识和理解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积极开展跨学科交流互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提供更加坚实的学术支撑。

  更好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

  5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学新使命理论研讨会”,致力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和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赵芮提出,新征程上,社会学专家学者要自觉肩负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崇高使命,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到社会学研究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翼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学的建构构筑了深厚的土壤,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研究视角,也为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和理论支持。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5月2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胡滨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一些经济思想,对当前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我们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研究和解答新时代的新课题,努力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连续举办的8场系列学术研讨会,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阐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作用,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产生了热烈反响,受到广泛好评。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