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06月12日 09: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6月12日第2910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译心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如何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出了重要指示。文化关乎国家之根本,牵动国家之命运。一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全力加强党的创新经济学理论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近日,为多角度多层面展示一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成效,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都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组织研究室主任郭朝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蔡跃洲等多位学者。

  在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一年来,相关研究工作取得了哪些突破性进展?

  黄群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经济研究所努力推动加强中国特色经济学“三大体系”建设,持续加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系统性学理性研究阐释。2023年,经济研究所发表各类学习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学术论文、理论文章300余篇;全年科研成果包括顶级和权威期刊论文32篇;获得2023年社科院“习中心”理论文章优秀组织单位称号;由中宣部出版局主办的第七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100篇中,本所期刊有两篇文章获选;出版国内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中国经济学手册(第一部)》。

  何德旭:财经战略研究院的工作主要有,一是发挥财经院多学科优势,实施或完成了多个研究项目。其中,《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研究》成功申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成了《商业文化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商业话语体系》等3个所级重点课题的研究,《“两个结合”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研究》等多个课题的研究正有序推进。二是领导班子带头发表理论文章,推出多篇高质量研究阐释成果。今年1—4月,财经院专家学者公开发表学习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文章10余篇。三是主办一系列以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

  魏后凯:农村发展研究所连续7年为中央一号文件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供重要建议,报送《关于做好2024年“三农”工作的若干建议》;组织申报并中标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在2024年创新工程中设置“古村镇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研究”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阐释选题,组织力量完成交办任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专题研究》等。就我个人的研究工作而言,重点是组织精锐力量高质量完成院党组重大交办任务《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与难点研究》。此外,我们主编的《农村经济学》即将出版,主编的马工程重点教材《中国区域经济学》已提交教育部教材局。

  郭朝先:工业经济研究所承担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中华民族工业文明的形成演进及驱动力研究”,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一年来,工经所研究人员在“三报一刊”和重要期刊上发表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直接相关的成果20余篇,如《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工业:发展逻辑、现实条件与政策取向》《论域观经济学的缘起》等。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推进全面繁荣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我们取得了哪些代表性的成果?

  张永生:一是在顶级权威刊物上,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亟须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绿色增长叙事”“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基于中国文化的发展范式转变”“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范式变革”等为主题,发表系列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性文章。二是正组织撰写并以多语种出版《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中国的绿色发展》等著作。三是组织系列学术研讨活动。

  张晓晶:我们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一是为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贡献。《中国经验与中国经济学》围绕中国经验,推动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构建中国经济学基本框架;集中骨干学术力量,着力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发表多篇重要理论文章,努力推动建构中国自主的金融学知识体系。

  二是编制“国家大账本”,为研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设施。已编制出改革开放以来(1978—2022)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成为分析研判国家能力、财富构成与债务风险的权威依据。此外,深入探究中国历史时期的财富问题,寻找长三角地区繁荣富庶的历史基因,出版《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1820年代长三角地区社会财富研究》一书。

  都阳:2023年5月5日,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对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展开深入研究,重点关注在全生命周期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目前已形成一批具有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影响力的成果。

  蔡跃洲: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承担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数字文明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系研究”。数字文明与中华文明基因高度契合。研究数字文明的内涵特征与重大标志、构建中国式数字文明的路径,有利于丰富“两个结合”实现路径,推动中华文明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怎样发挥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创人类文明发展新境界中的引领作用?

  何德旭: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明确回答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了谁”的方向性问题,并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魂脉”。二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长期实践发展而来的生存智慧与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能够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的坚实基础,是我们的“根脉”所在。三是秉持开放包容的原则。对内提升先进文化凝聚力和感召力,对外提升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对于在世界文明交往中更好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您有哪些具体建议?

  张晓晶:一是要遵循文明发展规律,学习借鉴现代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具体到金融发展和金融强国领域,一方面要遵循金融强国崛起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更要坚持适合国情的鲜明特色,走中国特色金融强国之路。二是要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学者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以专业的、生动的和富有吸引力的方式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给国外同行和公众。三是要注重学术外译,尤其要注重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外译,一些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性著作要降低国外民众的阅读门槛。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展现现代文明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发展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具有怎样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

  郭朝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这鲜明地表达了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创新要求,即在现代化道路中融入人文底色,将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相融合,从“人”的视角回答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命题。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中国从传统与现实中找到的区别于西方的全新经济发展理论,将人民物质和精神福祉置于发展战略中心,为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回答“如何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等“世纪之问”提供了中国答卷。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版权”属于中国,但创新成就和迈向现代化的机遇属于全人类。

  张晓晶:人文经济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最关注人的发展,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人文传统、讲究“人文化成”。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文经济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其中指向之一就是人文与经济的融合发展、交相辉映。只有人文鼎盛,经济高质量发展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只有经济繁荣,文化高质量发展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新时代发展人文经济学,一是要加快确立研究范式,明确人文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论和基本方法;二是要抓好经济学向人文回归、经济学与史学的交叉融合等重点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济基础?

  魏后凯:应进一步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充分挖掘和发挥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和政策叠加优势,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民族地区现代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都阳:一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在民族地区继续加大教育、培训、健康的投资力度,提高劳动者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能力。二是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作用,鼓励劳动力流动,提升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加强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交流与融合。三是持续加强基础设施硬环境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为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实现协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极大增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活力。我们还需从哪些方面加强绿色经济建设,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张永生:我们应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郭朝先: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要将产业绿色转型和数字转型更好地结合起来,利用数字技术推进产业绿色发展。“新”“绿色”“质优”是新质生产力和绿色经济共同具有的内在属性,要以培育壮大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来发展绿色经济,要用科技创新来驱动绿色经济发展,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两个结合”中不断推动“三大体系”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您认为,应如何通过“两个结合”,进一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黄群慧:一是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学理化研究阐释,加快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教材体系建设,加快建构中国特色经济学的自主知识体系。二是深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结合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围绕新质生产力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开展深入研究。三是寻求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养分,推进中国经济学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都阳: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点,是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富实践相结合,与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理论指导,明确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表明,只有不断聚焦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才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完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要注重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也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经世济民的宝贵经验学理化、现代化,在“两个结合”中找到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宝贵基因。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应如何通过“第二个结合”,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郭朝先:“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以我院重大创新项目“中华民族工业文明的形成演进及驱动力研究”为例,该项目旨在彰显中华民族工业文明的主体性和包容性,打破西方中心主义局限,强调中华民族工业文明的主体性和独特性,将中华民族工业文明置于全球工业文明发展的重要位置展开研究;采用动态和复杂的视角,将中华民族工业文明视为一个开放、演化的系统,与全球工业文明和其他文明形态进行互动和影响,进一步增强我国在世界工业领域和工业文明发展方面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蔡跃洲:应当立足于中国丰富的经济实践和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总结中国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层面的提炼升华,充分挖掘经济现象背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从数字经济领域来看,很多特有的“中国模式”背后都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发挥关键性作用。例如,以“国家战略引导,基础设施先行,平台下沉创新”为特征的中国式数字减贫模式,其形成背后除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外,更融入了“共产党人初心”,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民为邦本”“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等理念,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为进一步加强研究阐释,切实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未来新的研究计划和安排有哪些?

  何德旭:第一,基于财经院的学科优势和学科特点,进一步加强对“两个结合”的系统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加强研究规划,开展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化研究阐释工作。第二,着力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加大对财政学、产业经济学、世界经济学等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的支持力度,构建学科发展中长期规划。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总结中国经验,将其提升为中国理论,形成中国特色学术体系,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第三,加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宣传阐释力度,与此同时,加强研究成果的推广转化和应用。

  张晓晶:下一步,金融研究所将重点打造“3+3”“大金融”学术体系。第一个“3”指为建构中国自主的金融学知识体系推出的理论成果《中国金融学》教材及《金融学前沿报告》《中国金融学年鉴》;第二个“3”指在政策研究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旗舰报告《中国金融报告》《中国金融监管报告》和《中国宏观金融分析季度报告》。通过理论和实践协同发力,共同推进“三大体系”建设。

  都阳:在人口学领域,我们将聚焦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命题,从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入手,以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探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将人口高质量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紧密结合;在劳动经济学领域,我们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深入研究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政策体系与实施路径,密切关注新技术革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