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024年06月07日 10: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6月7日第2908期 作者:丁国旗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来的。这一概念的提出,在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阶段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新的认知视角和理论遵循。切实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重视以下四个重要问题,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根脉、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新时代我国文艺文化建设行稳致远、中国式现代化乘风远航的根本保证。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文化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后一直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对文艺文化的理论指导,从五四文学革命到解放区文艺等“革命文学”的崛起,从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文艺到新时期文艺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都是如此。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强调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如此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地位,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特性密不可分。

  首先,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科学性、革命性、人民性、发展性以及鲜明的实践性使其展现了突出的理论优越性,其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人类思想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它不仅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还坚持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以及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生活的美好憧憬。其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不同源,但在精神理念上却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相通,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担当与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相合”,如此等等。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朴素的社会主义元素为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基础。最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的深刻变革,也经历了逐步的中国化过程,其与中华文明在结合的过程中彼此成就、互相诠释。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向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永葆活力的根本前提,也是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中国实践指导力的根本保证。具体到文艺文化实践中,需要我们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让文艺发挥出最大思想能量;二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三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增强朝气、锐气,发挥其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坚持教育引导和综合治理并重,立破并举、综合施策,不断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

  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根脉

  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中的重要价值,是我们党长期坚持和强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思想营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艺文化发展的雄厚基础和强大力量。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对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论述,尤其是提出了“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断,从而将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改变了以往我们对传统文化认识上的不足与偏颇,增强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自信,并通过新时代新的文化实践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真正活了起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找到了根基根脉。

  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切实提升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自觉。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召开前,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参观了新建成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的中国考古博物馆,这些参观使他“更加深切感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同时提出了“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要论断。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并对这“五个突出特性”作出了系统的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因此,在新时代,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与作用。

  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运用,从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与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具有永不褪色的重要价值,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而后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结合文艺创作实践谈道:“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从这些重要论述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是把传统文化视作一种务实的文化,不是高高悬浮在理论空想中,而是可以实实在在落地,成为指导各类文艺文化发展好、建设好的行动指南。

  切实加强中西文化文艺交流互鉴

  切实加强中西文化文艺交流互鉴,在对世界各国文艺文化优秀遗产的汲取和学习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断为推动中华文化软实力作出应有贡献,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出发阐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文明坚持合作交流的鲜明文化本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而我们之所以具备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主要是基于中华文化自身的文化主体性。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因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在发展新时代文化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以文艺来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互鉴的必要性。事实上,现代以来,我国文艺和世界文艺的交流互鉴就一直在进行着,譬如白话文、芭蕾舞、管弦乐、油画、电影、话剧、现代小说、现代诗歌等都是借鉴国外又进行民族创造的成果。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同世界各国文学家、艺术家开展交流”,共同推进新时代我国文艺文化发展繁荣。显然,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是以丰富和提升自身文化实力为前提的,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这是我们不断加强中西文化交流互鉴的认识基础。

  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任务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论断。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谈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党的二十大大会主题则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进一步明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性任务。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而大力发展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艺繁荣,无疑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性任务中的应有内容,文化的发展繁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定位当中,无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当代条件下,要切实搞好文艺建设,就必须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道路;进一步秉持开放包容,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多出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就;进一步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早日实现,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