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蕴含着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讲好思政课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8月10日,由教育部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校“四史”教育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榆林学院承办的“西北革命策源地的生成、历史与经验”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榆林市召开。与会学者聚焦西北革命策源地研究最新成果,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对西北革命策源地的生成、历史及其宝贵经验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发挥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以红色文化资源助推“大思政课”建设。
拓展西北革命史研究新视角
榆林是近代陕北新文化、新思想传播的源头。西北革命策源地的诞生,不仅奠定了西北地区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基石,更为中央红军在陕北的立足与壮大提供了坚实基础,对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任惠林表示,深入研究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把握历史脉络,洞察现实。在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吴振磊看来,西北革命策源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是高校思政课不可多得的宝贵素材,这段历史也是激励年轻一代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奋斗精神、不断前行的宝贵财富。深入研究和宣传西北革命策源地的历史意义,是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金海以“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巨大成就及深远意义”为题,从延安马列学院的创立与繁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广泛编译与传播、理论普及与创新的热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次历史性飞跃、传播活动的深远历史意义五个维度,剖析了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圣地,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创新方面所取得的非凡成就。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兼西藏民族大学副校长任晓伟以“陕北何以能成为长征的落脚点”为题,深刻阐述了陕北成为长征历史转折点的多重原因。他从历史、战略、组织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剖析,揭示了陕北在全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命运的深远影响。
谈及如何构建西北革命历史研究的新框架,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院长杨凤城提出,我们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多元维度审视西北革命历史,强调文化、思想乃至社会转型中的革命意义;同时,应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形成研究的新视角与深度。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程美东从地理政治学的角度深入剖析了陕北成为革命根据地的必然性,提出尽管陕北在自然条件上并非建立全国性政治中心的理想之地,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政治军事环境、早期党组织的深厚基础,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共同促成了陕北成为革命圣地的历史选择。
善用红色文化资源推进思政课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宋凌云表示,我们要增强历史自觉,坚持正确党史观,深入挖掘整理革命史料,讲好党在陕北的故事;要增强理论自觉,从大历史观出发,深化对西北革命史的研究,揭示其背后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要增强实践自觉,充分利用陕北榆林丰富的红色资源,建立实践育人基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维国提出了善用红色文化资源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三点建议。他倡导教师应具备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能力,阐明成就背后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与党的领导的重要作用;提升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能力,让红色文化服务于现实与未来;增强从“小课堂”到“大课堂”的拓展能力,实现从知识传授到思想引领的跨越,为“大思政课”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红色文化不仅根植于革命、建设、改革及新时代不同阶段的土壤,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烙印,更蕴含着一脉相承、跨越时代的共同精神内核。中共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副主任胡长栓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红色文化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与价值:它不仅是坚守初心使命、矢志不渝奋斗的精神灯塔,也是秉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的科学指南,更是激励人们开拓进取、敢于拼搏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在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的实践中,创新性地采用现代理论阐述方式,深入挖掘并生动展现红色文化的深刻道理、科学学理与哲学哲理,使之更贴近时代、深入人心。我们要通过理论的力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化人,使红色文化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心灵与思想的桥梁,让红色文化在普遍性的价值追求中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与会学者提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善于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扎实的作风、更务实的行动,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以红色文化资源助推“大思政课”建设,以更昂扬的姿态投身于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