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4年09月05日 10: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9月5日第2971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8月31日,安徽大学经济学院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中国式现代化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深入交流研究成果。

  以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教研部副主任李江涛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根本特点是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领域、新动能等方面实现真正有效的创“新”,即具有巨大潜力的基础性、前沿性和颠覆性的创新。最为关键的是,创新的技术、产业、模式、领域、动能等,以及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及其组合关系,要实现“质”优、“质”变,即技术含量更高、知识密度更大、绿色的底色更加鲜亮、生产关系更加合理与完善,能够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进而为经济社会带来深刻而持久的变革。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认为,传统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创新支持政策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即扩大需求既可以依靠产品创新、新质生产力的提高,又可以依靠传统的需求管理政策。用创新支持政策解决系统性、长期性问题,用传统的需求管理政策解决偶发性、紧迫性问题,才能保证经济长期持续平稳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志迎提出,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业,要经历从基础研究向应用基础研究跨越的“模糊地带”(基础研究是否有应用价值),从应用基础研究向技术开发跨越的“魔鬼河”(应用基础研究是否能支撑新技术开发),从技术开发向商业化跨越的“死亡谷”(新技术成果是否可以实现商业化应用),从初步商业化向规模化产业发展跨越的“达尔文之海”(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规模化产业还会遇到“衰退鸿沟”(是否还能够持续创新)。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是创新大国崛起的必然选择。

  绿色金融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金融发展与创新可以从多种角度为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绿色金融供给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也会推动绿色金融的深化和创新。”安徽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丁忠明提出,要加快绿色金融的发展步伐,畅通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的传导渠道。在宏观层面,政府和监管机构要完善绿色金融的组织体系、标准体系、信息体系、评估体系。在中观层面,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要扩大融资总量,创新产品服务,参与绿色金融市场建设,从而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加强绿色金融人才培养。在微观层面,经济主体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聚焦创新方向,承担社会责任。

  针对科创金融如何支持长三角新兴产业发展这一议题,合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江华提出,要支持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创新活动,建立多元化多层次金融市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重点发展绿色科技创新,提升智能化金融服务水平,助力长三角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文甫提出,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优化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完善税收和预算管理,可以有效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解决财政难题,支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聚焦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

  随着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区域间产业分工合作、各扬所长的态势也随之凸显。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田淑英表示,通过特色小镇这一“支点”,可以有效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通过加强特色小镇之间的产业关联度,发挥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产业关联度的提升,促进区域间协同联动发展。

  构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机制,是深化改革实践的迫切需要。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胡艳提出,要树立一体化、开放化的理念,强化区域板块衔接;做大做强“群核圈核”,形成错位联动发展格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市场的统一化、一体化,健全组织制度保障,协调推进各类平台和项目合作。

  安徽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荣兆梓在调研中发现,芜湖农村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在承包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民营资本的市场交易中,发挥了引导、协调和监护作用;在引导甚至直接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经营、承包农户参与市场交易的过程中起到了把关作用。合肥师范学院副院长周端明提出,要加速皖北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创建更好的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的交易成本,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注重传统生产力,引入能够发挥本地要素禀赋的制造业。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