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社科力量
2024年09月19日 14: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9月19日第297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杰

  9月12日,“山东社科论坛2024——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山东新时代文化使命”学术研讨会在青岛举行。论坛聚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山东新时代文化使命”,深入探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刻蕴涵、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现路径以及山东使命和实践,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言献策。

  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刻意蕴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揭示了一个贯通古今、面向世界、开创未来的重大命题。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当代答案,也是促进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中国方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齐卫平表示,要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刻意蕴。首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传统文明形态的现代版,是继承传统与超越历史的辩证统一。其次,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的更新版,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结果。最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化主体性再塑的创造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结合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与发展,中华文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了现代转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岩认为,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经历了党和人民的百余年奋斗,我们成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认为,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意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深入思考和辨析诸如“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系”“我们要建设的中华文明应具备什么性质”等基本理论问题。他主张,必须摒弃唯心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偏颇与局限,全面辩证地审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局限,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目标。

  “两个结合”是必由之路

  做好新时代“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工作,既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界的职责使命。山东省政协党组成员、省社科联主席唐洲雁认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把那些跨越历史时空、富有永恒魅力且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和思想理念挖掘出来,结合现实作出新的时代阐释。通过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文明的基因,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基础。

  齐卫平表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根脉”。这两种来源不同的文化资源彼此契合,相互成就,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坚持“两个结合”,自觉执行和完成新时代的文化使命,需要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统一于坚守“魂脉”和“根脉”的实践中。

  “结合”并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商志晓认为,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能够通过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激活中华文明基因,推动其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和时代化,呈现日益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付科提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在于既要汲取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的思想精华,又要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并为马克思主义提供文化滋养,开拓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新道路。

  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化理论,也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带来了新的内容。在齐卫平看来,必须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以创造新的文化形态,礼敬人类文明。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颜晓峰认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迫切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允熠表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这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必将使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会议由山东省社科联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社会科学发展交流中心承办。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