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艺的人民性
2023年04月14日 10: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4月14日第2631期 作者:毋燕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了重要部署,并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人民”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关键词、高频词,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和至诚朴实的人民情怀。

  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新征程要有新作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坚持文艺人民性的重要性,用心用情讲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中的中国故事。

  文艺实践的人民性

  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文艺的人民性,既是历史的经验总结,更是时代的深邃命题。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鲜明指出人民的内涵即“革命的工农兵群众”,提出中国革命文艺应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进行创作。由此,为中国革命文艺确立了价值体系,为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确立了前进方向,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第一次伟大飞跃。

  2014年10月15日,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对涉及新时代文艺发展繁荣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系统深刻的回答,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新的伟大飞跃。

  跨越72年时空,两次文艺座谈会遥相呼应,都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来倡导文艺的发展方向,其丰富的内涵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发展,体现了人民性的与时俱进与开放包容的精神,为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人民性内蕴方向意义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文艺为人民,明确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服务对象,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明确“人民性”所蕴含的丰富意义,既是坚持文艺批评人民性的基本前提,同时又是践行文艺批评人民性的目标要求。

  作为文艺发展的两翼,文艺批评与文艺创作彼此借力,互相砥砺,共同促进文艺向前发展。关于文艺实践的标准,恩格斯先后在《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和《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提出了“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认为两者是紧密结合、彼此融合统一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的最高标准。具体来说,“美学的”标准着眼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要遵循艺术美的特殊规律,从审美的角度来考察和评价文艺作品的审美特征、审美意义、审美价值,点明了文艺作品独立的审美特质;“历史的”标准则以辩证发展的眼光审视文学作品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应遵照历史发展和文艺发展的规律,把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文艺作品的具体内容、思想深度、社会意义与历史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经典论断。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开拓,不但揭示了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还明确了新时代文艺批评的尺度标准,夯实了新时代文艺评论的理论基础,彰显了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和人民至上的鲜明价值取向。

  坚持文艺批评的人民性,就是要摒弃“个人”或“自我”喜好式的小我批评,通过引导创作、推出精品,发挥文艺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努力构塑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为人民群众提供美学品鉴和艺术陶冶的共感性评论,要开展将文艺与历史发展、时代需要、社会进步,以及作家世界观共同联系起来考察的综合评论,最大限度发挥文艺批评的理论阐释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和社会引导功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心聚力,培根铸魂。

  人民性内蕴先进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时代的中国化、本土化承接与创新,顺应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契合了当代社会对生存意义、个人价值、未来图景的共同期待,显示出与时俱进的先进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从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释。坚持文艺的人民性,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通过讲好讲深讲实中国故事,展示文艺界的新气象、新作为、新面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蓬勃生机。

  文艺批评要发挥对文艺的引领作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调文艺要表现人民的崇高精神,同时还要引领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具体而明确地阐明了“人民性”所包含的先进性内容。

  中国当代文艺与文化实践强调文艺的人民性,就是要把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先进性充分彰显出来,以审美之维展开社会主义生活和未来的美学想象。人民性指向未来、彰显趋势,不仅是初衷和出发点,也是归宿和落脚点,文艺审美理想与社会发展理想内在逻辑一致,显示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先进性。

  人民性内蕴建设意义

  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文艺创作和批评的“人民性”,突出地体现出文艺实践务必与时代同频共振,务必深入体察人民在文艺欣赏中对文艺批评的需求。

  文艺批评要在历史文化梳理、批评理论构建、具体文艺批评三个层面持续发力,为构建新时代文艺高峰贡献力量。这就要求,在时代价值引领上,要积极介入新时代文艺现场,贴近社会发展、贴近生活需要、贴近群众期待,通过文艺批评对历史资源与当代文艺精品的系统梳理和深度研究,既要追求思想的深度,还要体现实践的广度和民生的温度,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豪感。在审美格局上,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要有大视野、大情怀和大观照,通过对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的阐释与评论,褒优贬劣,激浊扬清,不断引导创作,激励创作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作出贡献。在语体风貌上,要重视话语表达推陈出新,不断锤炼、打磨,克服“论文体”的僵化表达,既要以扎实的文艺理论奠基,还要构塑鲜活生动的语言,以短、新、实、平、快的批评走近人民群众,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批评文本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实现对审美趣味和时代精神的积极引领,让人文精神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时代底色。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在新时代新征程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文艺为人民,就要坚定文化自信,积学以储宝,广泛吸纳古今中外的理论资源指导批评和创作,继续推进文艺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不仅要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汲取营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推出为人民所喜爱、所传颂的文艺精品,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同时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将传统文明、现代思维、当代技术融于一体,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激活基于传统文化的当代创造活力,以与时俱进的新成果,实现文艺批评为人民服务的目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