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2020年12月23日 08: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23日总第2075期 作者:陈功 孙计领

  人口是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变量。人口老龄化既是世界性趋势,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贯穿我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是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矛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标志着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已经成为中国人口长期发展的主要任务。

  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从历次五年规划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始终对人口老龄化保持清醒的认识,并做出及时的科学应对。早在“八五”计划中就指出,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和待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适应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十四大报告提出要重视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21世纪初,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愈发受到关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努力解决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和精神文化生活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认真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2012年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确立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当前中国经济整体迈向新发展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是最明显的变化,并且是不可逆的长期趋势。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科学把握和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战略部署。在2020—2035年期间,虽然我国老年人口增速快、规模大,但受新中国成立以来前两次生育高峰的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结构相对年轻、抚养比相对较低。这些特点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形成和完善提供了重要机遇。

  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路径

  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再到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具有客观的规律性和内在的必然性。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是依靠要素规模带动的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社会抚养比低、劳动力成本低、劳动力规模大而产生的人口红利。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深,对经济发展挑战逐渐加大,居民储蓄率、消费、劳动力供给、投资回报率下降,社会抚养比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终将消失,传统要素成本优势也逐渐消失,从而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导致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不过人口老龄化同样存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机遇,可以发展养老产业、开发老年人力资源、释放老年消费潜力。进入新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相伴而行,经济发展必须依靠要素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路径。

  一是体现在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新发展阶段的老年人以“60后”“70后”为主,这部分群体养老储备足、消费意识高、购买力强,将有助于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二是体现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重要途径之一,可以有效增加劳动力供给。提高劳动参与率也是重要途径。整体来看,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不仅从供需两侧同时发力,更是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有机结合,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保障社会安定和谐的现实举措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基本形态,本质上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变化,必然带来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从而影响代际和谐与社会稳定。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的生育率持续走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中国人口发展正在经历重大转折。人口结构呈现明显的高龄化和少子化特征,总和生育率显著低于更替水平。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一方面要大力解决低生育率问题,想方设法促使生育率回归至正常的更替水平,维护人口代际平衡,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口发展规律。另一方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在社会治理的框架下综合应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全面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积极探索、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各项制度。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20ZDA07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