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碳战略推动空间发展格局优化
2024年03月05日 11: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3月5日第2845期 作者:徐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空间发展格局优化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在空间上展开,并有机衔接的结果。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要求,“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协调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合理、高效的空间发展格局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国土空间体系优化,乃至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空间诉求。同时,根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一重大判断,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以下简称“双碳战略”)将引发经济社会系统内所有微观个体行为的调整,可以预见,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中国的空间发展格局将注入新的力量。

  双碳战略深刻改变空间发展格局

  低碳转型过程广泛影响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对经济个体产生空间中性和非中性两种影响。空间中性影响指碳中和影响普遍、均匀作用于空间内所有经济个体,不存在空间差异性。双碳战略将引发一系列空间非中性影响,并深刻改变空间发展格局。

  双碳战略影响空间集聚与分工。碳排放成本化影响空间集聚与分散力量。其中,空间集聚力量来自经济活动集中带来的正外部性,而碳市场排放权交易本质上是碳排放负外部性成本化和内部化。空间上的集聚与分散将受到这两种正负外部性的共同影响。生产集聚程度高的地区,因为资源、环境容量有限,碳排放的负外部性更大,形成抑制集聚的分散力量。而劳动力和知识的集聚,可能引发创新过程,有利于碳中和技术的研发,是促进集聚的力量。地区发展比较优势变化,是决定产业分工和空间发展格局动态演化的直接因素。双碳进程必然伴随着地区增长动能的更新,国内统一大市场内的分工和贸易都将随之改变。空间集聚与分工的规律发生改变,将直接关系到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城市群、都市圈建设等一系列战略目标的实现。

  双碳战略改变资源分布、生产和使用的空间格局。双碳战略开拓了资源新领域,定义了新的资源禀赋,资源空间分布也随之发生改变。风能资源、光伏资源、碳汇资源都具有不同于传统化石能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碳中和也将影响能源生产和使用的空间格局。能源系统的快速零碳化是实现碳中和愿景的必要条件之一,这需要实现能源转型,普及使用零碳能源技术与工艺流程,完成从碳密集型化石燃料向清洁能源的重要转变。这一过程必然导致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新空间格局。中国长期存在的能源生产和使用空间错位问题,也将随着高载能制造业的空间转移与能源系统转型而发生变化。

  双碳战略改变运输成本。交通部门是除能源部门之外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交通部门是降低碳排放的关键部门。而交通网络系统,交通运输成本恰是空间格局形成的关键因素。运输成本的高低决定了空间发展格局的分散和集聚、分工和贸易。运输成本降低,则空间集聚加强、分工强化,贸易增多。低碳交通的推进,核心在于通过技术手段和制度安排,提升交通运输工具的能源使用效率。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技术进步将降低运输成本。短期来看,碳排放成本内部化则增加运输成本。低碳交通将在短期和长期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并最终重塑空间格局。

  双碳目标改变地区间竞争与合作。碳中和过程影响区域间利益和责任划分,影响区域间合作。不同地区之间的碳转移,供应链上的碳流动都表明碳排放具有外部性,尤其具有空间外部性,空间外溢可能引发地区间的利益冲突,如果区域碳减排责任失衡将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碳中和过程将催生针对碳排放的新竞争手段,比如低碳倾向的税收和土地供给政策。针对能效提升,零碳能源和负排放技术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税收豁免和补贴,将成为地方政府之间新的竞争工具。在传统的税收竞争、土地竞争之外,可能出现地方政府“碳”竞争,从而使得要素流动和产业活动空间格局发生变化。双碳目标重新设定了地区间竞争的内容和手段,这同时也意味着新的力量引领要素空间流动和布局,需要警惕因“碳”竞争引发的地区间盲目攀比。

  借势低碳转型促进空间格局优化

  双碳战略下的地区发展,面临新领域、新赛道,需要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扬长避短,实现空间格局调整。空间格局优化要抓住双碳战略这一新机遇,借用中国经济整体低碳转型的巨大势能,突破空间发展瓶颈,实现空间效率提升。

  东部地区需要发挥经济优势和技术条件,率先展开低碳转型,以碳中和加快推进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并成就突出,2021年东部地区GDP总量占全国比重达52.1%。东部地区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集聚红利,为企业低碳转型提供正外部性支持,中和环境规制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东部的经济优势和技术积累为绿色转型提供了基础,东部有条件也有义务发挥领头羊作用,保持改革创新,勇于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双碳实践,摸索总结双碳经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东部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必须以绿色转型为发展方向。

  内陆地区需要结合当地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制定切实可行的双碳路线,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现双碳目标。内陆地区一般高碳经济占主导,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偏重,碳中和不能一蹴而就,只能逐步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更重要的是,内陆地区应该抓住国家倡导低碳转型的新机遇,争取把握“碳时代”发展的主动权。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新能源资源,拥有全国78%的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和88.4%的光伏资源技术开发量。其中,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新能源的资源优势,为中国破解产业发展与碳中和矛盾提供解决方案,为中国兼顾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提供能源支持。内陆地区中的民族地区碳汇资源富集,森林面积和湿地面积约占全国比重的40%和50%。民族地区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碳汇资源,积极发展碳汇经济,为弥合中国碳源碳汇巨大差额作出贡献,掌握“碳时代”发展先机。总之,内陆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十四五”规划和“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红利,发挥低碳经济的后发优势,高水平、高起点地发展工业,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双碳战略需要处理好地区间竞争与合作关系。协调地区间竞争与合作关系,需要处理好两个外部性问题,碳排放的空间外部性和低碳技术的知识外部性。碳排放外部性导致碳中和过程牵涉利益广泛,因此需要制定和推行合理的地区间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才能避免公地悲剧和地区间过度竞争,顺利推进碳中和。低碳技术是碳中和顺利实现的关键所在。但是,低碳技术的知识溢出可能导致“搭便车”行为,从而使得各地区对于低碳技术缺乏投资热情,技术创新总体投资不足。因此,必须针对研发投资设立合理的激励措施,鼓励各个地区积极参与低碳技术创新,共同承担创新风险。

  以碳市场建设健全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引导资源在空间内合理配置、有序流动。碳市场是中国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实现双碳目标,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要充分发挥中国超大市场优势,在广泛的空间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实现平均减排成本最小化。碳市场建设要突破区域间的行政壁垒,及时推进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以避免空间上的“碳泄漏”和“碳交易洼地”问题。

  双碳目标实现需要充分考虑空间展开路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双碳行动方案制定阶段,需要因地制宜,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双碳行动方案执行阶段,需要密切关注空间集聚和分散力量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空间发展格局演变。以市场力量作为基础手段调节要素的空间配置,实现空间效率提升;同时运用必要政策手段调节国土空间内合理、有序集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