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胜利对打赢未来战争的启示
2020年10月22日 09: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22日第2031期 作者:褚杨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当局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战争。在美国侵略朝鲜与中国台湾,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畔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出国作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取得重大胜利。今年正逢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深入探析抗美援朝战争的作战指导经验,对打赢未来信息化局部战争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

  首开战胜优势装备之敌先河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具有局部战争的一般特征,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多国参战。一方是以美国为首组成的“联合国军”,并指挥南朝鲜军,另一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以及苏联秘密出动的空军,双方投入战场的兵力最高达300万。二是交战双方技术装备水平对比悬殊。“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同时还掌握着战争的制空权和制海权;而志愿军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在坦克兵协同下作战,装备落后且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后期参战的少量空军也仅能掩护后方交通运输线和局部的空中作战,不能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三是战争强度高。美军在作战中大批量使用喷气式飞机,首次使用直升机实施机降,用B-29轰炸机对我进行“绞杀战”,战争进行得异常激烈。四是战场狭窄,山多林密,不便于我大兵团实施广泛机动,作战行动受限。五是我军出国作战,语言不通,地理不熟,供给困难,给作战带来许多不便。

  抗美援朝战争经历了战略反攻和战略防御两个阶段。战略反攻阶段,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951年6月10日止,历时7个半月。这一阶段志愿军以运动战为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的战法,连续进行了5次战役,将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三八线,并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战略防御阶段,从1951年6月11日开始,至1953年7月27日止,双方对峙两年多。这期间,志愿军实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并随着情况变化及时转换作战方针,采用“零敲牛皮糖”的战法,经过艰苦顽强的作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中国人民志愿军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现代条件下的作战,共歼灭敌军109万人,摧毁和缴获敌人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取得了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成功作战指导经验。

  作战指导上突出“灵活机动”

  一是出其不意,运动中“分途歼敌”。志愿军入朝前,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基本想法是,考虑到志愿军初次出国作战,情况不明,决定“第一个时期只打防御战”,力争在朝鲜北部山区保持一块根据地,待条件具备后再行反攻。但是,入朝后战场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志愿军在开进过程中,美军并未发觉我行动,并断定中国不会出兵。因此,美军在占领平壤后,毫无顾忌地分兵多路向中朝边境疯狂冒进。志愿军已不可能先敌到达预定地区展开阻击作战行动。因此,毛泽东、彭德怀改变了志愿军原定的作战设想,放弃了“六个月后再谈攻击问题”的作战方案,立即全面转入进攻作战,力争最大限度地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从1950年10月21日到10月25日,志愿军根据急速变化的战场情况,数次调整战役计划和部队开进部署,逐步形成了以第42军主力在东线长津湖以南地区牵制阻止东线敌军,集中主力于西线,准备在清川江以北地区歼灭美军和南朝鲜军的部署。10月25日,志愿军发起第一次战役,在运动中“分途歼敌”,经过13昼夜的连续作战,歼灭敌人1.5万余人,把进犯之敌从鸭绿江边打退到清川江以南。志愿军赢得了初战胜利,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二是诱敌深入,歼敌于预定战场。第一次战役胜利后,敌人的基本力量并没有受到损失,特别是美英军部队主力尚未与志愿军部队进行全面较量,其占领全朝鲜的企图并没有改变。美第8集团军利用机械化装备集中5个军共22万余人,迅速收缩至清川江南岸,并凭借优势火力支援在北岸构筑起桥头阵地,计划向我发动所谓“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此时,有些人主张乘胜前进,继续进攻。但彭德怀认为,敌人技术装备比起我军是占绝对优势的,我军如果强攻,不仅毫无取胜把握,而且很可能打败仗。因此,在志愿军作战部署上,他坚持内线作战的方针,依旧把战场放在志愿军已经熟悉的朝鲜北部山区,利用敌人恃强骄狂的心理,故意示弱,以小部兵力与敌保持接触,主力则控制在北镇东西地区,构筑工事,以逸待劳。事实证明,这一作战指导方针是完全符合朝鲜战场实际情况的。志愿军的诱敌深入,被认为是“装备低劣,怯战败走”,敌人便肆无忌惮地进至我预定歼敌地区。1950年11月25日黄昏,西线志愿军向敌发起战役反击,在清川江南北地区对美第8集团军展开围歼战;11月27日,东线第9兵团也在长津湖地区对美军展开反击。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取得了共歼敌3.6万余人的重大胜利,志愿军收复平壤、元山,迫敌退回三八线附近及其以南地区,一举扭转朝鲜战局。

  三是稳步进攻,确定突击纵深。第二次战役胜利后,敌败退三八线,利用既设阵地组织防御。此时,志愿军掌握着战场主动权,“力争解放全朝鲜,彻底驱逐美国侵略军,夺取战争完全胜利”,成为筹划作战行动的基本着眼点。同时,中央军委和志愿军首长也认识到战争的长期艰苦性。彭德怀认为,美军遭到打击后虽然士气低落,但在朝鲜依然有26万左右的兵力,并且占据装备技术的优势,即使再吃几个败仗,再被消灭两三个师,可能退守几个桥头阵地,但不会马上全部撤出。而志愿军两次战役后,减员已达4万余人,后勤保障困难,后劲明显不足。因此,他建议志愿军在作战行动上,应该强调“稳进”原则。志愿军于1950年12月31日发起第三次战役,突破三八线,占领汉城,并继续进占三七线附近的水原、金良场里地区。战役发起后,敌未做有力抵抗便迅速后撤,志愿军判断敌人是有计划的退却,有诱我深入而后实施登陆夹击我军之企图,同时考虑到我以步兵追击敌摩托化部队亦难奏效,遂于1951年1月8日停止追击。事实证明,志愿军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就在我停止追击后不久,敌人发觉我军未上圈套,便集中5个军的兵力,对我发起全线性反扑。

  四是积极防御,被动中争取主动。为了遏制敌人进攻,志愿军从1951年1月25日起组织了第四次战役,进行了长达87天的防御作战。第四次战役,东西战场敌人合而为一,而我战略后备兵团没有跟上,没有兵员补充,第9兵团因减员较大留咸兴地区休整;西线6个军连续进行几次战役已是相当疲惫,兵力上我也少于敌人。横城反击虽取得一定胜利,但力量削弱,砥平里又未打好,不能不转为防御。这就形成了第四次战役我军陷于被动的不利形势。但是在随后的防御作战中,志愿军灵活地运用坚守防御、战役反击、运动防御等多种作战样式,将运动战与阵地战紧密结合,从而完成了防御任务。

  五是打小歼灭战,积小胜为大胜。第五次战役,新入朝的第3、第19兵团和在后方休整的第9兵团投入作战,且志愿军的支援和保障力量得到加强。为了尽快夺回战场主动权,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西线汶山里至春川间地区实施主要突击,再次越过三八线,威逼汉城;随后转兵东进,以主力与人民军协同,在县里地区将南朝鲜军第3、第9师大部歼灭,部队最远到达北纬37.4度线的下珍富里。第五次战役,中朝军队共投入了15个军(军团)的兵力,连续奋战50天,取得了歼敌8.2万余人的胜利,迫使敌人转入战略防御。志愿军在回撤的过程中,遭到美军的疯狂反扑,部队受到较大损失。经过激战,最终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但是这次战役教训亦不少,主要是口张得大了,企图一次战役歼灭3个美军师,结果不仅没有打成大歼灭战,反而使自己遭受了损失。

  战法运用上注重“因敌制胜”

  在第五次战役后期,毛泽东针对战场形势指出,“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或1个整师,甚至1个整团,都难达到歼灭任务”。这是因为,敌是摩托化,志愿军靠两条腿,不易对敌达成包围;即使对敌达成包围,由于我无空军配合,坦克极少,炮兵和反坦克武器也不足,对被围之敌也啃不动、吃不掉,敌人往往突围跑掉。因此,志愿军首长及时调整作战指导思想,作出了打小歼灭战的指示。从第五次战役结束到朝鲜停战,志愿军坚决贯彻这一指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共歼敌53万余人。实践证明,打小歼灭战,是一条非常适合志愿军与“联合国军”作战的军事指导原则,它深刻揭示了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客观规律,对我军今后进行局部战争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我军入朝作战初期,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作战方法。但是,由于作战条件发生了变化,完全照搬国内作战的打法是行不通的。部分熟悉传统战法的老部队打得不理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美机械化部队的作战能力估计不足。因此,志愿军的传统战法也应注重扬长避短,要因时而变、因敌而变。

  突出近战夜战歼敌。国内战争期间,敌人虽占据着空中优势,但飞机数量有限,对我威胁还没有达到能限制我昼间行动的程度。我军实行近战夜战一般只应用于战术范围。在朝鲜战场上,美军优势在于拥有高度现代化的技术装备,火力强、机动快,又有制空权。而其劣势则是陆军在作战中对空军和炮兵依赖性大,既怕夜战近战,又怕被分割包围。因此,志愿军将此战术发展到战役规模。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无论攻防作战都力争和敌人接近后交火,进攻战斗更强调要在夜间进行。因此我军战役战斗通常在黄昏或夜间发起,集中兵力利用夜暗突破敌人的防御,穿插分割敌人,断其退路,动摇其布势,各个歼敌。

  创造坑道防御范例。坚固阵地是进行阵地防御作战的基础。过去我军在国内战场上实行阵地防御时主要依据野战工事,在敌人火力不强、兵力优势不大的情况下,一般能够以坚守和反击相结合粉碎敌人的进攻。朝鲜战争初期,我军防御仍然主要依托野战工事。尽管采取“兵力配备前轻后重,火力组织前重后轻”,以及加大防御纵深等战法来抗击敌人的进攻,但终因野战工事易被摧毁,往往人地两失而难以保持防御的稳定性,只能被迫进行以空间换时间的机动防御。1951年秋,我军在粉碎敌人秋季攻势中创造了坑道工事,并逐步形成了以坑道为骨干,同野战工事相结合的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有效地保存了有生力量,使敌人空炮火力效能明显降低。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历时43天,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敌投入6万余兵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支援下,向我连续进攻。我依托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阵地顽强防御,先后打退敌人670余次不同规模的进攻,毙伤俘敌2.5万余人,终于守住了阵地,创造了坑道防御战斗的范例,从而为持久作战奠定了重要基础。

  增加现代战法新意。针对作战中出现的新情况,志愿军认真研究新战法。整个朝鲜战争,敌人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其投入战场的各种类型飞机最多时达2400多架,平均每天出动近800架次,以空军对我实行“绞杀战”。敌之轰炸和封锁,使我军机动、作战、后勤供应等受到严重威胁。为摆脱被动局面,夺取军队行动的自由权,志愿军一方面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一方面以高射炮兵及步兵使用轻武器组成严密对空射击网,在全军开展广泛的、多手段、多层次的对空作战。另外,反坦克作战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敌人进攻时以坦克进抵我阵地前沿射击或楔入我浅近纵深,掩护其步兵进行突围。这种情况对我攻防战斗构成了一定威胁。对此,志愿军创造了反坦克网状阵地,为打坦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战法。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