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战争演进中的胜战之道
2021年01月07日 10: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7日第2085期 作者:陈荣弟

  未来作战,战场空间和领域将从有形的物理域为主向无形的信息域、认知域以及深海、极地、生物等新兴空间加速拓展,呈现出显著的立体性、多维性、广域性和关联性。联合作战不仅是器物之联,更是心神之联。只有提升联合意识、养成联合文化,才能支撑联合作战,实现合力制胜。

  随着当前世情国情军情发生深刻变化,人类战争正面临新的时与势。前不久,习近平主席签署命令发布施行《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作战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军对信息化战争特点规律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未来“打什么仗、怎么打仗”的重大问题有了全新的回答,对有效履行新时代我军使命任务有了全新的方略。

  联合作战凸显整体增效优势

  现代军队是由陆海空等多个军兵种力量组成的,把这些力量组织在一起,围绕着同一个目标,在统一的指挥机构指挥下,协调一致行动,形成整体合力,这就是联合作战。现代战争战场空间广阔,参战力量众多,强调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任何一个军种已经很难单独组织实施一场战役。可以说,未来战争无论规模大小,都是联合作战。无战不联、无联不战已经形成共识,这也是世界军事强国军队的通行做法。

  当然,联合作战并不是一个新事物。学术界认为,1781年的约克敦之战,是联合战役产生的标志。此战,由华盛顿担任美法联军指挥官,统一指挥联军的陆、海两个军种力量实施大规模围攻作战,迫使退守约克敦的英军投降。这是世界近代第一次陆海联合作战,美法联军在陆海作战中密切协同,凸显了多军兵种优势互补、整体增效的行动优势,为之后的联合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联合作战不断演进,经历了从热兵器时代、机械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历程。其中,海湾战争是一个转折点,标志着联合作战开始跨入信息化时代。海湾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首次大规模的陆海空联合作战,在建立统一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加强诸军兵种密切协同、发挥信息和信息系统作用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55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陆、海、空军各一部,对台湾国民党军据守的浙江省东部一江山岛进行了渡海登陆作战。这是我军首次实施的联合渡海登陆作战,开创了我军联合作战的先河。

  我军高度重视联合作战,把能否高效实施联合作战作为衡量军队建设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当前,应着眼巩固改革成果、释放改革效益,基于新的领导指挥体制、新的力量规模结构,创新联合作战力量运用方式;基于现有武器装备和可能发展,设计联合作战行动方法;基于国家战略能力支撑,打好新时代人民战争。

  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核心战斗力

  科学技术是核心战斗力,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科技是战争发展之基,战争形态演进的动力主要源于科技创新。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军事竞争态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具有前瞻性、引领性、颠覆性的科技,推动世界军事政治格局深刻调整,以至对于国家兴亡、民族安危产生重大影响。科学技术一旦物化并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将引发武器装备跨代式发展,形成新质作战能力,进而引起军队组织形态、作战方法的根本性变革,深刻改变战争面貌,并日益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未来10年,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量子信息、基因编辑、脑科学等前沿科技加速突破,快速向军事领域转移运用,很多新技术可能在军事上产生重大影响甚至颠覆性作用。譬如,人工智能技术。随着自主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决策中广泛运用,“云端大脑”“数字参谋”出现,战争决策由单纯的人脑决策发展为人机混合决策、云脑智能决策、神经网络决策,协助指挥员面对日益复杂的战场环境时迅速做出决断,快速夺取“OODA”即“观察—判断—决策—行动”循环链控制权,做到先敌一步、掌握主动。又如,高超声速技术。高超声速武器的飞行速度可达6倍音速以上,数小时可绕地球一周。这种武器航程远、速度快、突防能力强,可实施全球快速打击,甚至把战争带入“读秒”时代,它不仅具有很强的威慑和实战效果,而且会给未来作战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筹划和指导战争,必须高度关注科学技术对战争的影响。当今科技日新月异,从“看似科幻”到变成现实,周期大大压缩。我们需要把国防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同时,还要提高科技敏感度和认知力,高度警惕军事安全面临被技术突袭和技术代差拉大的风险。

  新作战方式作战样式不断涌现

  现代战争,时空特性发生重大变化,多维战场空间融为一体,战略、战役、战术行动界限趋于模糊,时间要素不断升值,战争进入发现即摧毁的“秒杀”时代;运用精锐力量实施精准作战的特征更加突出,在防区外对全纵深目标进行中远程精确打击成为重要作战方式;作战指挥日趋扁平化,作战组织和管理日趋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无人作战、空天战略打击、新概念武器以及高效毁伤弹药的运用,已经并将继续改变战争面貌。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推进,推动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新的作战样式不断涌现,有的已经走入战场。譬如,无人集群战使用大量廉价的无人作战装备,对敌实施密集饱和攻击,使敌防不胜防、难以招架。空中“蜂群”、水中“鱼群”、陆上“狼群”等无人作战集群在战场上大量涌现,可能会极大改变战争的游戏规则,甚至具备了“核威力”的作战效能。又如,失能战运用各种非致命、非毁灭性武器,对敌人员、装备、基础设施快速实施“微创”或者“无创”打击,使敌目标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再如,隐形闪击战运用各种隐形武器平台、打击弹药,对敌要害目标实施隐蔽突然攻击,快速达成作战目的。还有,并行自主战运用广泛分布的多域空间力量,在智能化信息系统支撑下,自主态势感知、自主任务规划、自主协同配合,实施有人无人协同作战,同步并行攻击和精确打击,使敌疲于应付,陷入被动困境。在叙利亚战场上,俄军遥控指挥10部战斗机器人,以零伤亡击毙对方70多人,成为军事史上首例成建制使用机器人作战的成功战例。最近发生的纳卡冲突中,无人机、巡飞弹大放异彩,虽然尚未出现无人作战集群,但也有人惊呼:无人机正重新定义现代战场。

  恩格斯有个著名论断: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而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即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违反指挥官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的改变及变革。我军应当积极探索、前瞻设计未来“打什么样的仗”,做到未雨绸缪,抢占先机。

  新领域主导权争夺将空前激烈

  未来作战,战场空间和领域将从有形的物理域为主向无形的信息域、认知域加速拓展;从陆海空等传统战场向太空、网络空间等新型安全领域加速拓展;从传统作战空间向深海、极地、生物等新兴空间加速拓展,涵盖陆地、海洋、空中以及太空、网络、电磁和认知等多域空间,呈现出显著的立体性、多维性、广域性和关联性。

  不同战场相互之间联系十分紧密,任何一个战场空间的作战行动都可能受到其他作战空间的制约和影响,形成相互依托、互补增效的多域一体战场。近年来,美军热炒的一个作战概念“多域作战”,就强调将陆地、海洋、空中、太空和网络等多个空间和物理域、认知域、虚拟域多个领域,全部纳入组织实施联合作战的视野,各空间、各领域协调配合、无缝对接,谋求快速聚合多个作战域的能力,形成对敌多域优势。这反映出他们对未来联合作战空间和领域的新认识。

  未来战争,太空、网络空间竞争将十分激烈,夺取制天权、制网权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同时,随着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不断拓展,国家面临新的安全威胁,战场空间不仅局限于国土周边,还可能涉及远海远域和海外地区。我军要充分认清太空、网络空间等新型安全领域的重大战略价值,以全球视野搞好战略运筹、资源投入、力量预置,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增加新质战斗力比重,积极抢占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

  战争形态加速向智能化演变

  人类以什么样的方式生产,就以什么样的方式打仗。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看,先后经历了冷兵器、热兵器、机械化、信息化等战争形态。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群的高速发展,一场波澜壮阔的高新技术革命浪潮奔涌而来,拉开了信息化战争的序幕。进入21世纪,武器装备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趋势明显,战场不断从传统空间向新型领域拓展,高超声速武器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战争时空观念,在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快速发展和驱动下,各类智能化无人系统和作战平台大量出现,战争形态加速由信息化向智能化快速发展。

  未来一个时期,我军处于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需要强固机械化能力,大力提升信息化能力,把握智能化发展方向,遵循战争制胜新机理,对未来作战作出全新设计和前瞻谋划。

  健全联合机制与文化任重道远

  形成最大合力,是兵家的不懈追求。联合作战部队涉及多个军兵种,千军万马分布于广阔多维空间,如同一部庞大而复杂的机器,要做到各个部分整体联动、顺畅运转,实属不易。

  影响联合作战的因素很多,最大的制约就是联合作战指挥体制问题。指挥体制顺则指挥效率高,指挥体制不畅则指挥效率低。中外军队都非常重视建立完善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美军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从二战结束后经历了探索、发展、成熟、完善的过程,大约用了40年时间,期间有军种间的无数斗争、不同利益间的相互平衡,直到1986年美军出台《戈德华特—尼科尔斯法》法案,才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正式固定下来,确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到现在为止,美军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还在不断调整完善中。此次国防和军队改革,我军建立了新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优化了部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推动我军联合作战向更高阶段迈进。

  同时,联合作战不仅是器物之联,更是心神之联。只有提升联合意识、养成联合文化,才能支撑联合作战,才能保证联合、凝聚力量,实现合力制胜。联合文化是联合作战的软实力,也是衡量一个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指标。对此,必须注重把联合文化建设作为提升联合作战能力的基础工程紧抓不放,超越军种情感,培育联合意识,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形成联合自觉。来自不同军种的每个人员,都坚持以联为纲、联合至上,服从统一指挥、主动团结协作、勇于自我牺牲,自觉融入联合作战这个上下一心、不分彼此的“大家庭”。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研究员、少将)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