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原则
2023年04月28日 04: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4月28日第2641期 作者:周江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以坚持完善党管人才、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统筹国内外人才市场和保障人才综合安全为基本原则。
  坚持和完善党管人才原则
  要坚持和完善党管人才原则,牢牢把握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正确方向。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都不可能顺利实现。站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的历史新阶段,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不可能天然地、自发地形成和壮大。强有力的组织引导是人才工作的时代必然和历史实践经验的当代遵循。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党管人才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奋斗淬炼积累而成的宝贵财富,也是与其他国家人才建设战略的本质区别所在、制度优势所在、根本特色所在,因而必须始终坚持和完善。
  坚持党管人才,核心是强化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但并不是要面面俱到、事无巨细,而是要立足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定位,切实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根本职责,确保在人才工作的全过程全方面贯彻落实党制订的方针政策、战略规划。完善党管人才,就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管人才在新时代的核心内涵,注入经过实践检验的鲜活的时代要素,从根本上推进中国特色人才理论和实践创新。
  遵循人才发展规律
  要遵循人才发展规律,牢牢把握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发展趋势。从本质上说,人才有其内在的、不可逾越的成长周期和发展规律。任何试图超越这种规律的急功近利的行为都无异于揠苗助长,必将适得其反。自古以来我国先人就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人才发展规律,形成了诸如“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等许多名言警句或俗语谚语,为我国培养人才、集聚人才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奠定了持续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严格遵循人才发展规律,掌握人才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充分发挥人才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经过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发展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才理论体系。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就要一以贯之地推行成功经验,为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一方面要推进人才战略与科技战略、教育战略有效联动,加快形成“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世界各国实践证明,只有实现教育、科技、人才的有机融合,世界科技中心才能真正形成,也才能实现永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全方位培养、引进和使用好人才,加大力度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人才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积蓄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此外,还要妥善处理好市场经济规律与人才发展规律的关系。人才本质上具有公益属性,但由于属于稀缺资源,又内含着市场属性。在支持人才彰显公益属性的前提下,还要适度放大人才的市场属性,使其获得经济和社会双重价值。
  创新人才发展体制和机制
  要创新人才发展体制和机制,牢牢把握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环节。人才总归是工作、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难免要受到不同体制机制的影响。同一人才在不同的体制机制范畴下,其潜能的发挥和作用的体现可能会有天壤之别。“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其背后多半是体制机制的僵化与掣肘。因此,体制机制是影响人才集聚和作用发挥的根本问题和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向用人主体授权,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党的十八大以来,沿着授权松绑的思路,我国积极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中央及地方政府分别出台了一系列灵活、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集聚了充足的优质人才资源,形成了兼具全球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一方面要以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为契机,打破人才管理的条块壁垒,摒弃部分人才部门单位的狭隘思维,积极构建全国统一的人才大市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让广大人才流动起来、活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激活人才干事创业、创新创造的新动能;另一方面要创新人才评价体制机制,彻底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顽瘴痼疾,树立市场评价、社会评价和同行评价互为补充、多元参与、分类评价的新方向。
  统筹国内外两个人才市场
  要统筹国内外两个人才市场,牢牢把握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源头活水。历史经验表明,仅仅依靠国内的人才资源难以建成人才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必须要汇天下之人才。好的源头还需要有活水相配套。《左传》曾记载,“虽楚有才,晋实用之”。事实上,楚国的人才不仅被晋国使用,秦用、齐用的现象也比比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才国际流动加剧,全球人才为美国所用并最终促成美国全球霸业。近年来,虽然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抬头,但全球一体化大潮浩浩荡荡,不可阻挡。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发展的中国需要更多海外人才,开放的中国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英才”。因此,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要有国际视野,既要有胸怀国之大者的本土气概,也要有瞰视全球的国际雄心。在充分发挥国内人才作用的同时,敞开人才开放的大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广泛吸引战略科学家等“高精尖缺人才”,贯彻落实“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政策,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推动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
  重视和强化人才安全理念
  要重视和强化人才安全理念,牢牢把握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底线思维。狭义的人才安全更多指向人才的身心健康、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等微观层面,广义的人才安全更多指向人才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宏观层面。近年来,人才工作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人才安全工作方面的挑战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人才安全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存亡,属于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范畴,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因素。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要高度重视并强化人才安全理念,坚持底线思维。一方面,要协助减轻人才工作压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让每个人才都能轻松走上工作岗位,身心愉悦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战略谋划,根据2035年战略目标,科学开展人才需求测算和岗位设置工作,确保有一支数量足够、质量上乘、政治可靠的人才队伍,确保每个人才都有用武之地。此外,还要积极应对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的新情况新变化,积极防范和化解海外引才风险。同时,还要做好人才保护工作,加强关键领域核心人才的敏感信息保护工作。
  2003年,中共中央首次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至今已过去整整20年。20年来,我国人才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到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这不仅是人才工作的一个历史性转折,而且还是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开创性举措。在此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难啃的“硬骨头”、未知的“深水区”。因此,我们要把握人才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要审视研判人才发展的规律趋势,掌握人才工作的主动权;要花大力气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从制度上释放人才红利;要拓宽源头活水,吸引全球有志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秀人才;要坚持底线思维,在培养、引进、使用好人才的同时,树立人才安全理念,确保人才安全和国家安全。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十四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双一流’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机制研究”(AFA22001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