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超级智能的崛起
2019年07月30日 09: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7月30日总第1745期 作者:刘锋

 

  一些人在谈论超级智能时,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到更高程度,产生意识,全面超越人类,可以威胁人类甚至控制人类时,就变成了超级智能。这种对超级智能的认知是人工智能威胁论的变种,其拥簇者包括霍金、马斯克、孙正义等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等。另一方面,吴恩达、杨立昆(Yann LeCun)、谭铁牛等人工智能专家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批驳。他们的主要意见是,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动力完全来自于人类,并没有科学的路径实现人工智能产生意识、加速进化、全面超越人类的可能。

  在世界范围各领域人士对人工智能能否实现重大飞跃,从而成为超级智能进行激烈辩论时,一个更为庞大、超出人类原来预期的新超级智能形式正在悄然兴起——一个链接数十亿群体智慧和数百亿机器智能的新超级智能形态。

  大约10亿年前,地球自然界中的生命诞生。4亿年前,生物从海洋向陆地迁移,植物、昆虫、脊椎动物等开始在陆地上繁殖。生物在地球的不同环境中生存,形成了五彩缤纷的生命世界。不同的生物呈现出不同的智能,生物的智能在适应大自然的过程中体现出来,而许多生物作为一个虚拟的整体,利用群体的力量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同一种群的不同个体通过紧密合作开展活动,从而使种群成为有机整体,即群体智能的形成,蚁群、蜂群等便是群体智能的典型案例。

  其中,蜜蜂是自然界中被研究时间最长的群体智能。单个蜜蜂的大脑比一粒沙子还要小,其中只有不到100万个神经元。相比于人类大脑中850亿个神经元,单个蜜蜂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智能体,但是它们也有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如选择筑巢地点便是一个关乎蜂群生死的决定。为解决这一问题,蜜蜂通过组建蜂群形成群体智能进行决策。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蚁群、鸟群及鱼群中,它们的群体智能大于个体。个体的蜜蜂通过群体智能就产生了如此明显的智力提升,人类作为更有智慧的生物,如果有一种技术和机制使人类联合在一起形成群体智能,那将是一种巨大的智慧能量。互联网的诞生使这个梦想得以实现。

  2019年7月出版的《崛起的超级智能》一书提出,在过去的50年里,互联网正在从网状的信息高速公路进化成为类脑的超级智能系统。在经过1969年互联网的诞生、1974年TCP/IP协议、1989年万维网等基础的奠定后,互联网开始加速向与大脑高度相似的方向发育。

  2004年社交网络为代表的类脑神经元网络,2005年云计算为代表的类中枢神经系统,2009年物联网为代表的类感觉神经系统,2012年工业互联网、工业4.0为代表的类运动神经系统,2013年大数据,2015年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驱动力,到2018年阿里大脑、腾讯大脑、360安全大脑、滴滴交通大脑等不断涌现,连同之前的谷歌大脑、百度大脑、讯飞超脑,到2019年,互联网大脑的雏形已越来越清晰。

  经过5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21世纪,数十亿人类群体智慧与数百亿设备的机器智能通过互联网大脑结构联合形成自然界前所未有的智能形式,这个新智能形式即之前提到的新超级智能。其中,人类群体智慧以云群体智能的形式成为了互联网的“右大脑”,设备的机器智能以云机器智能的形式形成了互联网“左大脑”。

  人类社会中,科技和产业正在从人工智能时代迈向超级智能时代,互联网大脑模型的形成和超级智能的兴起,将对人类社会、产业、科技、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在行业产业方面,互联网大脑架构与工业、农业、航空、交通、建筑、冶金、电力等行业的结合,形成了诸如工业大脑、农业大脑、航空大脑、建筑大脑、冶金大脑、电力大脑等。

  在科技企业方面,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巨头为适应互联网新出现的类脑结构,不断将自己的核心业务与互联网大脑结合。谷歌依托搜索引擎带来的大数据提出谷歌大脑、科大讯飞依托语音识别技术提出讯飞超脑、360依托安全业务提出360安全大脑、腾讯依托社交网络应用提出腾讯超级大脑、阿里巴巴依托企业级服务提出阿里ET大脑、华为依托通信领域的优势地位提出华为EI智能体,等等。

  在学术领域,各种科技、人文、哲学“大脑”也不断涌现。1964年,麦克卢汉从媒介的角度提出了“社会神经网络”。1983年,英国哲学家彼得·罗素提出了全球脑或地球脑。21世纪,互联网大脑模型的研究也产生了更多的“大脑”系统,例如,与智慧城市结合产生城市大脑、城市云脑、城市神经网络;与人类社会这个概念结合产生了智慧社会、社会大脑;等等。预测互联网大脑的未来趋势,未来或许还会产生宇宙大脑、智慧宇宙等。

  互联网大脑的形成和超级智能的崛起,对21世纪人类的社会结构、经济形态、科技创新、哲学思考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超级智能崛起、人类即将进入新的超级智能时代之际,我们提出新超级智能的定义如下:数十亿人类群体智慧与数百亿设备的机器智能通过互联网大脑结构联合,形成自然界前所未有的新智能形式,即新超级智能。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