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身联网”时代挑战
2020年12月22日 09: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22日第2074期 作者:张鹏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人机协同与人机交互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身联网”(Internet of Bodies, IoB)是一种以人体为中心并与互联网连接的新兴技术。当前,人类开始进入新的智能时代,即“身联网”时代。科技史表明,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在带来技术红利的同时,往往会造成相应的技术风险。本文在介绍“身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分析“身联网”时代技术治理的潜在风险及化解路径。

  人类迈入“身联网”时代

  人机智能系统是能够与人进行交互和协同的机器人系统,其通过人与机器各自发挥自身优势以达到高效完成任务或弥补人类自身缺陷的目的。总体来说,人机智能系统的发展大致包括“人机系统”“人在回路”“人在环上”以及“人在环外”这四个阶段。当前,人类正处于从“人在环上”向“人在环外”过渡的阶段。“身联网”是这一阶段技术领域的显著代表。

  作为一个新出现的概念,“身联网”是从物联网中延伸出来的。这也表明,人类技术正逐渐进入从互联网到物联网再到“身联网”的新阶段。与物联网一样,“身联网”的基础与核心是互联网,是把人机交互产品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由此,“身联网”设备也需具备两种基本功能。第一,计算功能;第二,与网络进行通信的功能。

  “身联网”是人机交互技术发展的新成果。“身联网”设备具有多种形式,并且大多运用于医疗领域。目前,人类医疗技术的进步也与“身联网”的发展息息相关。比如,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可摄取的数字药丸、可穿戴义肢等。在医疗健康领域,可以通过把附着式医疗设备、半植入式医疗设备及植入式医疗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用云技术来分析人类的健康情况,进而助力医疗诊断。

  “身联网”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人类医疗历史上很多难以攻克的难题。一方面,“身联网”技术可以通过与人类身体内外的亲密接触来收集我们的生活特征数据。这样,在我们自身健康出现问题时,可以达到及时预警与辅助治疗的效果。因此,“身联网”设备在未来将会大量运用于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身上。但与体域网不同的是,“身联网”可以做到体内数据向整个网络系统进行交互并进行处理。另一方面,“身联网”技术还可以通过各种植入式以及可穿戴设备来改变人体的功能,以达到增能的效果。目前这已经以人工耳蜗、义肢等形式被广泛使用。“身联网”设备作为智能时代的产物,相比传统医疗设备,其功能更加多样化与智能化。并且,“身联网”技术同时还正从医疗领域向日常消费领域扩展,推动着数字健康市场的发展。

  “身联网”存在一定技术风险

  “身联网”技术正通过各种医疗设备、健康跟踪设备,以及部署在企业、教育等场景中的其他附加或嵌入式设备,广泛收集我们的数据,并通过分析收集的数据达到健康预警、精准医疗以及加强人们工作场所安全的效果。但是,“身联网”技术在带来社会福祉的同时,还容易造成人身健康、网络安全以及伦理道德等风险。

  1.人身健康风险。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身联网”技术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技术目前还不够完善。因此也会对人身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第一,电磁辐射造成的伤害。“身联网”设备是一种人机交互产品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即使是附着式设备,也会产生相应的电磁和其他类型的辐射。已有研究表明,低频电磁辐射会在人体内产生涡流进而干扰人体的健康,而高频电磁辐射则会直接扰乱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第二,硬件非正常损坏造成的伤害。“身联网”设备既包括附着式设备,还包括半植入式与植入式设备。其中,植入式设备是完全植入人类体内的。如果发生非正常断裂,则有可能随血液循环进入心脏、大血管等,进而引发栓塞等,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第三,数据分析误判所造成的伤害。“身联网”技术通过收集人类生物特征数据与行为数据,给医疗诊断、危险工作场所等领域提供参考。目前,“身联网”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一定的数据分析误判的可能性,容易造成误诊及错误警报等事件的发生。

  2.网络安全风险。“身联网”技术的基础与核心是互联网。与其他互联网技术一样,“身联网”技术也容易遭受来自黑客的攻击、使用者数据与隐私泄露以及数据使用不规范等风险。第一,来自黑客攻击的风险。“身联网”设备需要通过与数据收集端进行无线连接,进而将信息传输到云端。在此过程中,黑客可以运用相应技术或“身联网”设备自身安全漏洞进行攻击。除此之外,黑客还可能通过远程操作“身联网”设备导致负荷过高产生高温来危害使用者的生命健康。第二,个人数据与隐私被泄露的风险。当前,数据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财富。而“身联网”技术恰恰是通过收集个人数据,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个人乃至社会。这有可能诱发部分企业内部人员以及黑客为攫取不当利益去盗取使用者的信息。第三,数据使用不规范的风险。与大型公司相比,消费者与使用者处于弱势地位。如果缺乏防止数据滥用的保护措施,相关公司完全可能在数据收集上突破使用边界的约束。同时,即使数据的收集得到使用者的授权,也可能在被使用的过程中产生偏差。

  3.伦理道德风险。自人类进入智能时代后,人工智能的背后往往蕴含着相关企业或工程师自身的价值偏好。比如,算法歧视下的个人选择与社会偏见事件频频发生。“身联网”技术则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伦理道德风险。第一,使用者能力增强所引发的不平等。“身联网”技术具备与基因技术类似的功能,即直接促进个人能力的增强。“身联网”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希望,是发挥预防并治疗大量疾病等作用。但同时,这一技术也可能被用来增进或改变人的自然状态,进而造成社会进一步的割裂。第二,技术增强下自然能力的减弱。部分“身联网”设备发挥的是增强个人能力的作用。但当人类对机器产生依赖后,便会相应地导致个人自身自然能力的减弱。这意味着,当“身联网”设备突然失效后,使用者可能会丧失一定的社会能力。第三,自由风险。“身联网”技术除了包含健康分析功能外,还具有定位、追踪等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的使人丧失自由的风险。比如,当一些公司试图利用“身联网”技术管理员工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员工有失去自由的风险。

  化解“身联网”技术风险

  “身联网”技术在带来社会福利的同时,也可能导致相应的技术风险。面对“身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应秉持审慎支持的态度。同时,我们也需要积极面对潜在的问题与挑战,从技术发展、法律规制、道德引领等多种路径进行化解。

  1.以技术发展规避“身联网”引发的健康风险。目前,“身联网”技术可能对我们的人身安全造成直接伤害,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一技术还不够完善。因此,解决“身联网”技术可能引发人类健康风险的根本措施在于,推动技术的继续发展。一方面,需要从政府层面推动“身联网”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发展。通过政府引领,推动该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政府还需要构建健全的治理体系,严格规定“身联网”设备的出厂标准,防止出现因软硬件问题引发的健康风险。另一方面,相关企业需要加大科研投入。规避“身联网”技术所导致的健康风险,需要从市场方面解决这一技术目前所存在的缺陷。针对“身联网”设备存在的电磁辐射、软硬件缺陷等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攻关。同时,企业需要自省,不能因为一时的经济利益而把不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

  2.以法律规制防范“身联网”引发的安全风险。一方面,需要推动相关法律的设立。比如,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法》尽早出台。同时,应对围绕“身联网”技术的相关违法行为进行法律界定。对于网络安全攻击、非法窃取及滥用使用者个人信息的行为,应从法律层面予以惩罚。另一方面,需要完善行业规范。对此,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技术标准体系,根据“身联网”技术相关产品特征,提高安全加密、数据提取、数据使用的技术标准。通过相关行业规范,提升“身联网”技术领域的安全水平。

  3.以道德引领纠正“身联网”引发的伦理风险。“身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容易使人们忽视其潜在的伦理问题。我们需要提高对“身联网”技术伦理影响的认识,以道德引领纠正“身联网”技术的伦理风险。一方面,需要在治疗、保障工作场所安全与增强功能之间进行区分。人类出生的自然性、偶然性以及天赋应得到尊重。针对当前“身联网”技术难以普及的现状,需要防范富人过多使用“身联网”技术可能造成的结果不平等。并且,民众需要提高有限使用意识,避免由于过多地依赖“身联网”技术而导致的自身能力减弱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我们应增强人的主体性意识。针对一些诸如利用“身联网”设备跟踪员工行动以达到提高生产力目的的行为,应在社会层面进行抵制。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