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理论助推个人认识论新发展
2023年12月25日 14: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25日第2801期 作者:汤治成

  个人认识论聚焦个人对自己认识的知识的建构过程,从认知发展视域探究人的认识论信念,是研究认知发展变化的哲学与心理学领域。早期个人认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和青少年领域,近年来已拓展到幼儿和儿童领域。个人认识论关注认知发展的动态过程,试图从心理结构方面探索知识本性,是人类心理知识建构的一部分。个人掌握知识和知道的信念是个人认识论的研究重点,然而目前我们对认识论意识的起源及早期发展仍了解较少。对此,个人认识论应更为关注儿童对知识和知道的信念,关涉目标和主观意识之间的持续张力,并从儿童自我中心或认识论思维主体性形成的初始阶段加以把握。心智理论将他人看作具有不同心理状态的存在,讨论认识性知道的个体认识发生过程。个人认识论与心智理论都关注知识和知道的理论发展,是两个相互交叉的领域。本文从心智理论视域出发,聚焦儿童的信念变化与发展,以此对个人认识论作出拓展性探讨。

  心智理论的定义与发展

  心智理论是主要研究儿童和青少年认识变化的理论。儿童的心智理论指儿童对于心理活动的三个方面(人心存在、人心可以有不同的状态和过程、心理过程和行动之间存在因果性)的了解和认识的能力。许多学者认为,通过假信念任务测试意味着成熟的心智理论或完全发展的心理表征集合,即对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有着完全成熟的理解。在经典假信念任务测试中,大多数4、5岁儿童可以正确理解不同个体对于相同物体的不同心理表征,因此他们通过了测试;但大多数3岁的儿童不能通过测试。最近的研究涉及更年幼的儿童,以便确定心智理论形成初期的时间表。有研究发现,一些2、3岁的儿童也能够通过假信念任务测试。其他研究包括考察主观信念,如道德、价值和社会规范,涉及儿童的知识归属、跨文化研究等。对心智理论研究的元分析还展现了学龄前儿童的心智理论形成的统一发展模式。此外,心智理论不仅是重要的认知成就,而且是具有社会影响和结果方面的成就。心智理论与儿童的社会调整能力之间存在联系,心智理论的缺失是自闭症儿童患者难以在社会环境中交流的原因之一。

  理解假信念复杂性的不断进步的能力,被看作“理论之理论”的一个方面,其支持者假定儿童关于世界的、非形式的、日常的框架会发展到最后的“信念—欲望心理学”,或者是成人的心智理论,并按照类似于科学家修正科学理论的方式运作。同时,他们也认为,儿童的社会经验对于他们的心智理论发展与成熟也是重要的。还有学者探究儿童对于自身信念来源的理解,将心智理论与认识论信念的维度度量联系起来,力图更好地理解那些没有通过假信念任务测试的儿童为什么不能考虑他人的信念。这些研究采用变体的方法论,但得到了相似的结果。一般说来,儿童最初通过假信念任务测试的年龄,与儿童开始准确报告已持有某个信念的时间长度的年龄相同,以及开始根据感觉经验知识准确预测他人信念的年龄相同,都是大致发生在3岁。

  从心智理论看个人认识论

  心智理论和个人认识论虽然使用不同的术语以及对不同年龄的群体进行测试,但得到了相似的认知结果。二者之间的基本联系是这样的观念:要成功完成假信念构建,个体必须认识到,某人关于某个问题的主张,实际上是关于该问题的信念。成功完成假信念构建或理解他人持有基于其经验的知识的不同信念,等于形成、达到二元论的认识论观点,以及承认可以存在关于实在的观念。因此,有些观念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可见,心智理论的形成可能标志着重要的认识论里程碑。

  目前,尚不能明确这种二元论与青少年所识别的二元论是否具有相同的认知状态。可能的情况是,二元论以几种形式存在,在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或者二元论之前存在一个早期的前二元论状态。而关于多元论,曼斯菲特(A. Mansfield)认为,“发展到多元论的过程可能是双重过程,其中个体首先发展形成客观的多元论,然后再达到主观多元论的信念集。同样,儿童可能不会自发地达到二元论的理解”。如果后一个发展起点的论证正确,那么学龄前儿童持有的二元论并不等同于青少年持有的二元论,特别是考虑到儿童期的认知成果,如皮亚杰(J. Piaget)关于达到前具体的和形式的运算的发展。因此,与多元论一样,二元论可能是复杂的阶段,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次级阶段。

  一些研究认为,早期发展阶段缺乏知识与信念的区分。如果关于心智理论与认识论关系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心智理论的形成就表明了从前二元论或实在论到基础二元论的转变。对于这个时期,关于认识论思维的知识是相当有限的。儿童在3、4岁时似乎展示的一些证据,展现了那些不具备通过假信念任务测试能力的认识论信念。他们所识别的绝对主义同样被当作年纪较大的个体研究中展现的那种二元论,但有两点重要差异。其一,在曼斯菲特的研究中,3、4岁的儿童不喜欢意见分歧,即使是对个人偏好和看法的问题,因为这些意见分歧会使他们感到不安或不自在,在这方面,曼斯菲特的研究与佩里(W. G. Perry)的认识论模型存在区别。其二,曼斯菲特研究中的绝对论者倾向于用个人经验作出知识辩护,不像佩里模型中的二元论者倾向于引用权威来为知识辩护。曼斯菲特将学龄前儿童受试都称为绝对论者,但儿童的测试表现为对意见分歧感到不安、相信个人经验,这表明了某种不同于传统二元论的观点。它展示了知识与信念之间没有区分,将知识看作对所有人直接可知,无论经验如何。因此,这可能是某些前二元论的认识论思想的第一手证据。

  在另一些考察幼儿思维的研究中,研究者考察了3、4、5、6岁儿童以及成人对于“知道”和“猜测”语词的理解,发现5岁以上的儿童可以按照成人的方式区分语词“认为”和“猜测”。这展示了一种二元论的认识论立场,因为其承认个体持有潜在为假的观念是可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小于4岁的儿童不能明显区分这些语词,或许能够表明其思维的前二元论倾向。研究者没有使用这些术语,但他们可能也有证据表明前二元论的认识论思想。上述两个研究中用前二元论或相近语词来描述的儿童的年龄,与儿童最早开始发展形成成熟的心智并成功完成假信念任务的年龄相当。个人认识论与心智理论之间一个重要的概念联系,是对认识论各个维度的关注。这表明了知识来源、知道的辩护以及知识的确定性和简明性,同构建个人认识论和心智理论有关。

  库恩(D. Kuhn)认为,如果人尚未形成成熟的心智理论,不能通过假信念任务测试,那么知识来源问题就与其思维无关。前二元论的认识论立场假定,如果知识是绝对的且存在真理,那么知识的来源可能并不重要,因为所有来源都是同等正确和可靠的。同样,没有理由要求对知道进行辩护。总之,心智理论的形成似乎标志着从前二元论到二元论的转变,其中知识来源等于确定可辩护真理是根本性的。对于前二元论者而言,知识是确定简明的;对于二元论者而言,知识同样是确定和简明的。但是,对于前二元论者而言,所有知识都是等价和有效的,无论它们来源于什么;而对于二元论者而言,这点并不成立。因此,从前二元论发展到二元论,这个进步过程的标志应是承认知识来源和知道的辩护都是重要的。这些观念得到3岁儿童实验的经验发现的支持,这个年龄的儿童是前二元论者,难以理解自己的信念和他人的信念二者来源的区别。通过评价知识来源和知道的辩护在个体认识论理论中的相对重要性,把握前二元论思想者与二元论思想者之间的区别应是可能的。此外,从前二元论思想到二元论思想的转变,应通过成功完成假信念任务的能力来凸显和补充。沿着这些路线进行的研究应能够加深关于主观与客观协调的理解,这是认识论思维发展的基础。

  学龄前儿童从前二元论或朴素实在论时期(特征是不能提供辩护、缺乏心智理论能力)发展到过渡性的二元论时期(其中辩护是相关的,但因为缺乏心智理论而显得并不重要),再到二元论时期(其中提供有关辩护的能力与心智理论框架相联系),在这个认识发展过程中年龄与认识论阶段相关。过渡性阶段的存在支持这样的假设:认识论意识是心智理论发展的前奏。要成功完成心智理论构建或认识论构建,儿童必须作出某种程度的有意识决定,将自己当前的知识放在一边,理解他人的观点或自己先前的信念,能够在语言上表述自己的思想。心智理论构建是否成功,也取决于儿童理解个体能否持有假信念。按照认识论测验,儿童离开自己的知识转而考虑他人持有的合适水平的知识(基于不同的感觉经验的知识),是心智构建成功的必要条件。

  心智理论与个人认识论的关系

  知识的性质与知道的性质是心智理论和个人认识论研究者都感兴趣的两个领域。但是,这些概念在两个领域中地位不同。对于心智理论研究领域,知识问题虽然不能忽视,但不处于核心位置。相反,个人认识论研究者重点关注知识问题,但会结合各种不同的理论研究进路。心智理论重点关注儿童早期,主要兴趣是儿童最初对各种心理客体(从认知现象到情绪现象)的理解。个人认识论传统上重点关注青春末期和成人早期,主要兴趣是大学生对于一个认知概念(知识)和一种认知过程(知道)的性质的深度理解。

  由于研究受试的年龄是连续的,值得在发展观点中考察这两个领域。从理论的观点看,至少可以设想两种可能的概念联系。知识确定性问题是可以从发展观点研究的共同课题。在个人认识论中,知识确定性维度同个人将知识看作固定不变的还是可塑变化的程度相联系,这个程度从绝对真理的知识确定性观点到知识是试探性的、暂时的和变化的观点而发展。在心智理论领域,实验情境组织用于测试儿童区分知识(在经验证据的意义上)与信念(个人关于某个情境的观念的意义上)的能力。在这类纲领中,知识不同于其他心理状态,知识是真信念,信念可以是错误的、确定的,这个特征使得区分知道与猜测成为可能。各种尝试力图协调这两种研究进路,但人们可以设想儿童首先需要考虑知识是真的和确定的,以便将这种心理状态与其他心理状态区分开来,然后要认识到这种确定性是可疑的,因为知识不是由绝对真理组成的,而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知识来源是另一个有趣的问题。在个人认识论的大多数发展模型中,这条研究路线涉及从知识存在于个人之外,通过根据经验或外部权威传达的观点,发展到认为个人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知识来源的研究与心智理论的研究存在广泛联系。在一些实验中,儿童只是识别信息源,他们必须感知到信息通道与知识获得之间的联系。比如,要区分看起来相同但感觉不同的两个不同物体,人们就必须接触这个物体来获得相关信息的通道。在这种实验中,知识可以看作存在于个人的外部,直接被外部个体传达,或者通过经验传达。也有实验强调信息源的品质或先验知识的可靠性。儿童需要理解不同的人可能根据相同的信息构建不同的心理表征。由于知识是被构建的,相同的信息可能被不同的个体接收并进行不同的整合,这取决于他们的先前知识以及信息的处理方式。随着认识发展过程的延伸,知识不再存在于个人的外部,不再只是通达该信息源的个体内部的印象,个人逐渐被认为在知识构建中发挥积极作用。

  从经验观点看,在个人认识论传统中,很少有研究是针对儿童的,可能是因为许多学者认为认识论发展似乎是在青春后期开始的。有学者对这种观念提出疑问,认为幼儿可以展示精致的认知成果。大约4、5岁时,大多数儿童似乎拥有确定的心智理论。在这个语境中,依据存在认识论思维的某些认知来源,研究者通过探究幼儿关于知识和知道的信念已经收获很多。他们建议研究个人认识论中先于二元论的阶段,并假设发生在二元论和绝对主义阶段之前的特征是自我中心的主观性或朴素实在论。

  为了在经验上研究认识思维的起源及其与心智理论的关系,布尔(J. E. Burr)完成了一项解释性的研究,实施了两个构件的度量。受试是25个儿童,年龄为3—5岁。实验有两类:(1)知识来源,用于评价认识论意识(即要求受试确定有关信息的获得通道与知识构建之间的联系);(2)假信念,评价儿童的心智理论能力(即要求儿童理解某人可能具有不同于现实的信念的事实;认识到假信念不同于事实知识)。结果突出显示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进步:前二元论或朴素实在论时期(这个阶段的儿童没有成功完成),过渡性的二元论时期(这时的儿童成功完成知识来源测试,但未通过假信念测试),二元论时期(这时儿童成功完成这两类测试)。布尔论证指出,过渡性二元论时期的存在,为认识论意识是心智理论发展的先驱这个假设提供证据支持。

  按照认识论思维领域体现的发展路径,布尔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先于二元论发生的认识论发展阶段,并认为其解释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证据,支持朴素实在论的前二元论时期。这个前二元论时期的特征不是客观性而是自我中心的主观性——幼儿对世界持有纯主观的观点,因为他们认为其观点是唯一的观点。他们没有通过假信念的测试,因为他们不能想象其他人可以忽视或不理会他们(儿童)所知道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前二元论时期是心智理论形成的开端,儿童没有获得完整的心智理论的一切组成要素,而是可能获得了某些初期形式的方面。心智理论与个人认识论的关系研究,可以使我们思考认识信念的起源以及这种信念的演变。

  心智理论和个人认识论都可以整合到大众认识论的概念中。个人认识论由多种理论研究进路构成,这些不同进路还没有共同发挥作用,而心智理论则是有组织结构的领域。个人认识论关注的中心是人们对单个认知对象(知识的性质)和单个认知过程(知道的性质)的深度理解,而心智理论的核心是儿童对各种对象和过程的最初理解(从认知领域到情绪领域)。知识在两个领域都存在,使它们在大众认识论概念中结合在一起。我们将两个研究领域作为发展路径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得这样的观念能够凸显:对于心智理论与个人认识论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产生关于认识论信念起源以及这些信念进化的理由的某些反思。布尔的探究性研究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有趣的看法。他们的主要结果之一是认识到在二元论之前存在一个认识论发展阶段(前二元论阶段或朴素实在论阶段),强调了在前二元论阶段与二元论阶段之间存在一个过渡性的时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逻辑术语本土化与中国逻辑学话语体系建设研究”(21&ZD065)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深圳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