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校劳动教育
2023年12月18日 14: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18日第2796期 作者:庞瑞华 朱高林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学校劳动教育工作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学校劳动教育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新时代加强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提供了宝贵借鉴。

  第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教育方针代表国家教育工作的战略指向,为制定各项教育政策提供基本依据。1950年,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中强调,要坚持“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为工农服务的教育,在教育方法上要联系群众、联系生活实际;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教育,在教育内容上首先要重视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与习惯。1952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初步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思想改造、院系调整等工作,学校教育获得迅速发展。1953年,中共中央确定“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教育工作方针。为贯彻这一方针,学校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劳动教育被列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重点、学界大量引介和翻译苏联劳动教育著作和论文集、学校重视对学生加强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并开设劳动课程、积极组织农村中小学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等,为国家建设提供人才保障。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这里的劳动者是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的统称,党中央寄希望于新的一代,希望他们学习知识,投身于社会实践,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能够担当历史使命。这一教育方针的提出,澄清了过去关于学校教育方针问题的一些争论和误解,各地区和各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

  第二,提高学校劳动教育的学科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1954年1月,林砺儒、习仲勋、钱俊瑞等同志在全国中学教育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要有目的地加强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培养热爱劳动并具备一定生产知识和技术的学生。1955年9月2日,教育部颁发《小学教学计划及说明》,一至六年级设置手工劳动科目,并纳入小学课程体系。1957年6月1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和农业常识教学要点的通知》,对农业常识科的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教材选编要点和教学实施建设等内容作了说明。1957年6月,教育部发布《关于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的通知》,要求“初、高中三年级增设农业基础知识科。每周两小时”(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766页)。1958年3月8日,教育部公布《关于1958—1959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的通知》,首先提出“加强劳动教育,规定参加体力劳动的时间,并开设生产劳动科”(同上,第806页),规定了生产劳动科的课程目标、课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生产劳动科课程标准。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在一切学校中,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每个学生必须依照规定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同上,第859页)。大学主要通过专业实习、生产实习、见习劳动等实践课程,实现劳动育人的目的。总之,新中国成立初期,劳动教育的学科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其课程设置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中小学延伸到大学、从以前没有列入教学科目到成为正式课程的过程,保障了劳动教育的实施。

  第三,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学校劳动教育的途径。首先,在学科专业中融入劳动教育。新中国成立之初,劳动教育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重点,“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其中,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劳动创造人类世界”为重要内容。中小学语文、历史、生物等学科有机融入劳动教育,为配合课堂教学,也要适当组织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教育意义的体力劳动。高校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实习、劳动见习,加强劳动纪律、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其次,开展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1953年春,部分高等学校就已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1954年9月,青年团中央批准青年团北京市委《关于组织大、中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的报告》。此后,义务劳动在国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1957年5月5日,刘少奇同志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提倡勤工俭学,开展课余劳动》一文,倡导在校青年适当地参加学余劳动。自此,勤工俭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不久,刘少奇同志提出并部分试验了“半工半读”,丰富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途径。最后,强化学校劳动文化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对教师、毕业生、学生家长加强劳动教育宣传,化阻力为动力,收获了良好效果。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劳动模范进校园,阅读、讨论和宣讲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开展劳动竞赛,组织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营造了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

  (作者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扬州大学理论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扬州大学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