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时代问题 掌握历史主动
2023年11月30日 15: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30日第2784期 作者:吴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了“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对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的设定表明,我们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最为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

  “历史主动”是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合一,其实践形态为创造性地解决时代问题、攻克难题、办成大事、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推动历史前进、实现历史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党的百余年奋斗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焕发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正信心百倍地书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历史主动精神引领我们不断解决时代问题,赢得历史主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

  掌握历史主动 

  需要自觉的问题意识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它是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只有解决时代问题,才能处于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我们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越是接近梦想实现,所面临问题的复杂和艰巨程度越是增大,我们越是要提高解决各类复杂难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分析方法,着眼解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路上的实际问题,及时科学地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我们只有作出了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求得了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才能牢牢掌握历史主动,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解决时代问题的前提是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百余年前,中华民族于危难之际觉醒。“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共产党应时代问题之召唤而诞生,问题意识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因。“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赋予了中国共产党高度自觉的问题意识,这使我们总能及时纠正过程中的错误,继而以更主动的姿态迎接风险挑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全党同志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一致,实现了全党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空前统一和团结。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充分预见到在全国执政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早在解放战争取得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进京赶考”的比喻,提醒全党同志保持问题意识、端正答题态度。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对官僚主义和贪污浪费等问题保持高度警惕,建成了世界上最受人民衷心拥护的清廉政府。在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党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新答案,开创了社会主义新时代,再次赢得了历史主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过程展现了具有高度历史担当的问题意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掌握历史主动的时代标识和再创辉煌未来的根本保证。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 

  规定了历史主动精神 

  毛泽东同志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初是处于历史被动状态的。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时期,在迎来马克思主义的曙光之前,爱国仁人志士尝试了各种主义和思潮以救亡图存。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尚未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找不准时代问题的症结,处于历史迷茫之中。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的革命性原理”,是人的实践如果使得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相一致,则这类实践称为“革命的实践”。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历史发展过程。革命的实践者总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表现出历史主动的状态。辩证唯物主义既强调世界的物质性,又充分肯定精神意识对物质运动的巨大反作用。“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共产党人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理论,必然规定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的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明:“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马克思热情赞扬巴黎公社起义所展现的历史主动精神:“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历史主动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我们党早期的革命领袖李大钊指出:“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之前,人类长期处于历史被动阶段,非历史自觉地进行着历史创造活动,正如马克思所描绘的“仅仅通过私人利益和无意识的自然必然性这一纽带同别人发生联系”。唯心主义史学家将这种“无意识的自然必然性”神秘化为“绝对精神”,进一步遮蔽了人民群众发挥历史主动性的精神空间。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揭示了伴随生产力的进步而日益发展的劳动分工结构是引致这种“无意识的自然必然性”的社会力量,其实体本是由劳动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付出的劳动聚合而成的,却在阶级社会的历史阶段成为异化人的一种关系型存在。在完成了精神去魅后,科学社会主义便指明了历史前进的方向,正是:从生产力的总和对人的支配转向自由人的自由联合体对生产力的支配。以共产党为先锋队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主动精神的价值要义正在于自己解放自己,通过解放全人类来解放自身,以彻底的自我革命来实现伟大社会革命,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以革命阶级的历史主动论破除资本主义的历史终结论幻想。

  人民立场 

  指明解决时代问题的动力 

  对历史主动的把握落脚在对时代问题的解决,而解决问题的动力来自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焕发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

  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并提出问题的出发点正是现实的人及其所生活的世界。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正如恩格斯所指出:“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合力的方向就是人民群众的方向,要掌握历史主动,就要站在人民的立场。是否站稳人民立场,就决定了我们能否保持对时代问题的敏锐意识,决定了我们能否找到正确解决时代问题的方法。守正问题意识,要求我们必须从人民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将人民群众作为自己最坚强的靠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延安窑洞中,黄炎培向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出路在于民主,要让人民来监督政府,要让人人起来负责。新中国的政权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除了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党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党做到了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要保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我们党需要不断自我革命,以调整适应历史合力的方向。我们党汲取人民伟力,在解决时代重大问题的同时,也不断解决党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时代问题。我们党的伟大之处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于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以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自觉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统筹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党的自我革命。我们相信,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有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我们一定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不断解决时代的重大问题,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作者系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