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五个维度
2019年08月22日 08: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8月22日第1762期 作者:刘同舫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在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创新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具体统一。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尤其需要在创新上花力气、下功夫。写好创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锦绣文章”,既需要重视发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又需要遵循话语创新实践和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以增强思想的原创性为核心要务,不断融汇各种理论资源,在面向生活世界、回应实践变化的基础上凸显中国特色,弘扬时代精神,才能有效实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创新。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是创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首要原则。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是维护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话语体系是特定阶级对其立场和利益进行言语表达的一整套言说内容和言说方式的集合,构建话语体系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其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在本质上聚焦陈述、阐释与评价中国道路和中国实践,是为广大无产阶级立场和利益服务的意愿表达。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创新就有偏离无产阶级利益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潜在风险。唯有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照亮前进方向的灯塔,在坚持中创新,在创新中坚持,才能确保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无产阶级属性,确保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社会主义方向。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还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自身辩证发展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既是人类认识和解释世界的宏大思辨哲学,也是代表全体无产阶级利益、追求人类整体解放的现实革命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规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在时代变化中不断实现自我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需要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坚持以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并将这一最新理论成果与创新话语体系的现实需求相结合,不断开拓新思想、新理论,提出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从而推动话语体系的全面创新。

  增强思想的原创性是创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核心要务。思想的原创性是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核心竞争力。缺乏思想的原创性,话语体系极易因同质化、依附性而缺乏核心竞争力,从而难以产生普遍性的影响。话语体系能否体现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这一体系是否拥有主体性和原创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对外传播的目的在于,建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概念、范畴的定义权和解释权,但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话语却无法广泛传播,未能激发世界范围内的强烈共鸣。国家硬实力不足固然是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但思想本身缺乏原创性也是其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起步较晚,在构建过程中借鉴吸收了大量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同时也深受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和结构体系的桎梏,对西方话语体系的迷信致使其具有原创性、标志性和世界影响力的思想与理论成果相对不足。凸显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中国底色,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在国际范围的影响力,不能仅仅满足于亦步亦趋、人云亦云,而是要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绝”的首创精神,在思想的原创性上写好“锦绣文章”。我们应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鲜活实践,打破西方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束缚,运用并发展具有深厚历史内涵和文化特色的中国话语体系,大胆提出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观点;以问题为导向,关注新问题、切准真问题、聚焦大问题,在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炼具有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的理论观点,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和比较优势,不断充实话语体系的语料库,打造具有鲜明原创性和强大标识性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融汇理论资源是创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保障。创新的本质是发展,是对旧事物的辩证性否定和扬弃,是循序渐进、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创新既不是无本之木,也不是无源之水。创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需要在尊重古今中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以“泰山不让土壤”“江海不择细流”的气度和胸襟,撷取百家之众长、融汇各种资源,实现文明成果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目标诉求。我们应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供广阔的来源和借鉴。不忘本来,就是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新的理论资源,在“守正”中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主体内容的两大来源,为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滋养。创新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需要在坚持和发展中不断挖掘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宝库,从深邃的哲思和浩瀚的智慧中找寻启迪当下的思想火花。吸收外来,就是要取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要辩证地看待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已有成果,充分吸收其优秀思想和理论为我所用,在不断学习和比较中反思不足、弥补差距,找准创新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为加快创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供有益的思想借鉴。面向未来,就是要保持思想和理论的前瞻性。要把握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发展规律,聚焦学科发展前沿,通过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不同学科之间学术资源的汇聚,让多元思想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生成更具前瞻性、引领性的原创思想和崭新话语。

  立足实践是创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源头活水。实践是思想之母,是构建和创新话语体系的源泉。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这深刻揭示了话语创新滞后于实践创新的矛盾和现状。要讲好中国故事,解读和宣传好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的独一无二、震古烁今的伟大实践,就必须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实践,跳出固有的话语窠臼。创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需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把握实践之于话语体系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扎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土壤,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源头活水;深入基层和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从实践中提炼出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意义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只有在具体实践中凝炼出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才能真实、全面地言说中国实践,才能使自身的话语体系具备更充分的解释力和亲和力,使话语体系不仅仅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也同样为国际社会所理解认同。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生成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应当进一步回归实践,接受实践的再检验,从而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完成新一轮创造。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在实践与理论之间架起互促的桥梁,从而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

  彰显时代精神是创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历程中,无论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彰显时代精神的话语体系创新典范。创新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需要秉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与时代同频共振,为时代立言明德,以自身的话语表达反思时代的发展现状,推动话语体系成为概括和陈述时代精神的精华,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活力。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新时期”跨入“新时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创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切准时代脉搏、把握时代律动,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新时代独有的精神气质,在各个学科领域中结合现实发展需求提炼出更多能够展现时代精神、解答时代问题的新思想、新理论,系统回答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宏大课题,解答和研判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阶段性发展任务的变化等一系列现实难题和未来走向,从而实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目标,并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真正成为当代中国的“代言人”。

  (作者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