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
2019年09月03日 08: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9月3日总第1770期 作者:陈金龙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构是基础,而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建构,以话语体系的建构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话语体系建构的重点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话语体系建构。加强这一话语体系的建构,既有利于增进全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和认同,进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传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话语建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实质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何在,这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首先必须回答和诠释的问题。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作出了明确界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概括深刻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鲜明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质。从社会传播角度来说,为了进一步提高传播效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本质的概括可以更加简洁明快、高度凝练。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可通过关键词来表达,独立自主、政府主导、市场经济、渐进有序、开放包容、人民主体、党的领导,基本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如此表达,可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易于理解、传播和接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界定,更重要的是揭示其本质。就本质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现代化之路、中国市场经济之路、中国协调发展之路、人类文明发展之路。从这些方面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何在,这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必须回答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照搬别国的模式,而是立足国情进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独特秉性,如创新、协调、包容、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持了战略定力,如党的全面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社会主义方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讲清楚,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话语的国际传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话语建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践并广为传播,关于这一理论的主题主线、体系结构、基本特点的话语亟待建构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是什么?这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话语需要明确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这一论断实际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过程,邓小平同志是“出题人”,历任领导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同一理论主题进行了思考和回答,形成了不同阶段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线是什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线。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一论断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结构如何概括,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后,有待进一步思考和阐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出发,从主题主线、基本原理、具体原理、方法论等方面揭示其体系结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话语建构面临的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特点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话语建构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独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话语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更新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受了实践检验,具有实践支撑。揭示这些特点,有利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和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建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构成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优势何在,这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应当回答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三个层面构成。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体制度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制度安排。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成不难看出,将根本制度、基本制度规定与具体运行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将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中国国情与国际潮流有机结合起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什么?概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自主建构起来的,具有原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的全面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富有效率,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纠错机制,能依靠自身纠正发展中的偏差和错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有利于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原因,增进全社会的制度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话语建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如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与功能是什么,这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需要诠释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种文化形态共同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传统性和时代性相统一、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明确这些特点,有利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各有不同的功能,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时,要特别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从微观来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生活价值、知识价值、方法价值、道德价值、精神价值;就宏观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之根、中华民族之魂、中国特色之源。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才能避免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偏向。

  总之,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当务之急是科学建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形成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统一话语表达,以增强传播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奠定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

  (作者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