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就业难题 探索学科发展新思路
2020年05月22日 01: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22日第1931期 作者:燕晓飞

  劳动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体系中均占奠基性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更是担负着重大使命。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显现出的事关劳动者就业、收入、社保、劳动关系等一系列理论与现实问题,再一次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劳动经济学科的重要性。其中,疫情中出现的就业问题——社会就业压力骤升、劳动者就业潜能不足、就业质量提升障碍,既对劳动经济学提出了挑战,也为其发展方向提供了思路。
  
  缓解就业压力
  要求夯实劳动经济学科基础地位
  
  抗疫期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从供需两端多措并举缓解就业压力。就业是系统工程,在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因疫情导致的国际经济环境严峻、稳就业任务加重的背景下,国家推出的针对性减税降费、中小微企业帮扶、产业提振、“双创”推动等措施无疑是着眼后疫情时代就业工作全局的“组合拳”。

  就业压力骤然抬升,客观上源自疫情的突发性和严重性,同时也暴露出劳动经济学对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经济冲击解释力不足、向其他相关学科辐射能力不强、基础地位不够扎实等问题。疫情期间,劳动经济学相关理论在对劳动力市场供需突然隔断的现象做出充分分析方面,在局部领域劳动岗位损失、劳动关系紧张、劳动法律执行受阻的情况下,提出统领全局的方向性建议方面,以及在对劳动力市场就业形势做出准确预测与研判能力方面均显示出不足。这与劳动经济学科基础地位不够扎实密切相关。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基础性学科,劳动经济学虽占据应用经济学下二级学科的位置,但在整个经济学科体系构建中地位不够稳定。目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尚未将劳动经济学本科专业纳入,虽然国内部分高校已经通过努力恢复了劳动经济学本科专业办学资格,但与劳动经济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发展需要还存在距离。

  为进一步夯实劳动经济学科基础地位,未来有必要从三个方向进行全局性部署:一是全面推动落实劳动教育,提升全社会对于劳动经济问题的重视程度;二是下沉高等院校劳动经济学专业教育,扩大各高校劳动经济学本科专业覆盖面,在经济学及劳动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中强化劳动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三是加大对劳动经济基础理论研究的支持力度,深化对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和市场趋势的认知,增强对劳动相关学科的辐射力,为制定劳动政策、判断劳动形势、维护劳动者权益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释放就业潜能
  要求完善劳动经济学科框架体系
  
  传统劳动经济学把失业分为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两大类,非自愿性失业中又存在周期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差别。后疫情时代的就业压力不仅由岗位短缺引起,还源自劳动者自身就业潜力挖掘不够,可能产生诸多结构性的就业矛盾。因而,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和设法释放劳动力潜能都是未来就业领域的重大课题,这就需要劳动经济学科在体系上保持必要的完整性与合理性。

  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不同领域受到的冲击在方向、程度、作用机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别。在此次疫情中,我们发现在劳动者技能不足背后还存在着劳动者应急素养缺失的短板,在行业、岗位、区域等结构性就业问题背后还存在着劳动时间、劳动者心理等抽象层面的结构性矛盾,这需要政府部门、用人单位、社会组织和劳动者通力协作才能解决,更需要劳动经济学从不同角度给出综合系统的解读与方案。

  为使我国的劳动经济学科框架体系更加完善,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基础上不断释放就业潜能,建议通过三个方向的回归提升学科系统化程度:一是基于劳动者素质提升的职业教育培训向劳动经济学的回归,使原来分散在教育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中的劳动培训问题集中在劳动经济学的框架下;二是基于解除劳动者后顾之忧的社会保障向劳动经济学的回归,使得对劳动力供给动力和劳动者消费倾向的研究相互贯通;三是基于岗位工作效能提升的人力资源管理向劳动经济学的回归,使劳动力资源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的配置一体化。
  
  提升就业质量
  要求突出劳动经济学科时代特色
  
  从经济学角度看,就业质量包括宏观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和微观劳动者就业满意度两重含义。无论从哪个角度评价,一个国家的就业质量都与特定的产业结构以及由其决定的岗位需求相关,本质上都是劳动力与岗位的匹配效率问题。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国经济增长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方向不会改变,提升就业质量要求劳动经济学科予以科学理论指导的内在需求也不会改变。在疫情期间,不同行业就业受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餐饮、旅游等行业由于需求突然萎缩而陷入低迷,网购大幅增加使得快递行业继续火爆,在线教育、居家办公等新型行业或工作形态则快速兴起。后疫情时代,我国的产业结构如何演变,各地产业如何布局才有利于就业质量提升等,都需要劳动经济学从就业与产业演进关系的角度给出科学的回答。

  为更好地凸显我国劳动经济学科的时代特色,持续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就业队伍稳定和就业质量提升,建议沿着三个方向通过重点科研支持深化劳动经济学科建设。一是构建中国特色的劳动经济学科体系,立足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劳动力市场的新特点,对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户籍制度、城乡关系、分配制度等进行深度研究,切实增强劳动经济理论对现实经济活动的指导作用;二是加强对中外劳动经济史的比较研究,探索不同制度下各经济发展阶段的劳动力市场演变规律,总结各国劳动经济政策的经验教训,以史鉴今,服务我国新时代的就业质量提升;三是加强国际劳动经济学发展方向的研究,把握全球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结合新经济模式和新就业形态,就全球共同面临的劳动经济学科新问题和新领域进行研究和探讨。

  (作者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