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儿童劳动启蒙教育:偏差与回归
2020年06月19日 00: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19日第1951期 作者:陈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坐标。对照新时代、新坐标、新要求,我国劳动教育尤其是早期儿童劳动启蒙教育尚存在着一定偏差,呈现出地位的边缘化、内容的成人化、实施的形式化、评价的虚无化等问题。唯有建构完整平衡的教育体系,选择生活化的教育内容,采取实践性的教育形式,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才能有效发挥劳动启蒙教育的本体价值和独特的育人价值。

  走出边缘化:由“隐身”到“显身”。当前,劳动教育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普遍被忽视,尤其是幼儿园,大多没有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处于“隐身”状态。即使现在有部分幼儿园开始关注劳动教育,但由于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到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以体育代劳育、将“劳动”异化为惩罚手段等问题。劳动教育在一些小学的“课程表”上虽然看似已经得以“显身”,但是,无论从表面的课时比重上还是从实际的受重视程度上均远不及其他学科,因而被称为“副科中的副科”,处于极其边缘化的地位。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因存在明显的短板而无从达成。因此,我们应遵循《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建构系统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而这个体系应始于早期儿童的劳动启蒙教育。换言之,应考虑建立从幼儿园到大学的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以保障劳动教育的衔接性与完整性。同时,还要积极突破“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的五育失衡困境,实现“五育融合”,最终形成一个纵向贯通、横向连接、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劳动启蒙教育便可由此得以“显身”并“归位”,从而切实解决地位的边缘化问题。

  破解成人化:由“成人中心”到“儿童本位”。当前,不少学校劳动启蒙教育的开展依托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调查某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其中涉及的劳动启蒙教育内容包括制作水果拼盘、十字绣、织围巾、编中国结等活动。不难发现,这些教育内容的设定其实都是源自成人视角,与儿童的生活缺乏必要的联系。此外,将劳动作为“作业”布置给儿童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使得“劳动”这种“积极主动”的活动异化为一种“无奈被动”的行为,不利于早期儿童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养成。事实上,劳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若在儿童的生活之外安排儿童去劳动,就割裂了劳动与儿童生活的关系。对此,《意见》提出“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据此,学校需要在充分考虑新时代劳动的多样性以及早期儿童年龄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劳动教育的内容。就早期儿童而言,除了体力劳动,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游戏活动、思考问题等脑力劳动其实也是儿童的劳动。可以说,正是在多样化的劳动中,生活与儿童的成长联系在了一起,并由此创造了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儿童生活。

  摒弃形式化:由“务虚”到“务实”。当前,劳动启蒙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务虚”现象非常突出,如有的学校存在“两张课表”的情况,劳动课时被挤占,劳动时间被挤压。可以说,不少学校只是热衷于营造热闹的场面,打造了一场场不折不扣的“劳动秀”,劳动启蒙教育完全被形式化。当然,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较多,但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早期儿童劳动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做做样子即可,没有必要系统设计并深入推进。显然,这种认识与《意见》提出的“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是相悖的。实施劳动启蒙教育必须由“务虚”走向“务实”,如不要使校内的种植区、饲养区等各类劳动区以及校外的劳动实践基地沦为摆设,不要搞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而是要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实地引导儿童动手实践,积极关注儿童的劳动体验,让儿童在劳动中体验到劳动的乐趣,进而萌发儿童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情感,为儿童获得持续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奠基。

  消解虚无化:由“缺失”到“完善”。完善的评价机制对劳动启蒙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但由于目前尚未健全劳动教育的评价维度和标准,现实中很多学校也并未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评价体系,导致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无从评判。当然,有的教育行政部门的确颁布了劳动教育质量评价的细则,但评价指标不清晰、评价方式不适宜,很难对劳动教育的质量作出准确判断。因此,《意见》所指出的“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无疑是构建劳动启蒙教育评价体系的行动指南,健全的评价体系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注重科学性、适宜性、操作性,从而避免劳动教育成为仅仅停留在政策文件抑或课程表上的一种“价值召唤”,并由此推动劳动教育落地生根,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